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法联军

組長:何家萱 組員:林榕瑜.施品如.張之芊.董乃慈. 蔡佳霖 定義:從西元1856年到1860年,英國和法國向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這場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稱做「英法聯軍之役」。 導火線:英法聯軍的導火線是「亞羅船事件」。西元1856年10月,一艘掛著英國國旗的中國船「亞羅號」停泊在廣州黃埔時,被中國兵在檢查的時候,拔下了英國國旗,並擄去十二名水手。英國領事巴夏禮讓要求清廷釋放被捕的水手及賠償損失,兩廣總督葉名琛認為,船是中國船,水手是中國人,其中有三個人是盜匪,除了這三個盜匪之外,其餘的人可以釋放。表面上看起來,爭論的焦點是中國官兵擅自闖入英國船上擄人,但是「亞羅」是不是英國船呢?事實上,當時英國國會尚未准許香港政府讓中國船隻在香港註冊,即使准許,「亞羅船」註冊的有效期限也已超過了十一天。 前提:在太平天國起事期間,清廷不僅要用武力鎮壓民變,而且還要對付外國的侵略。鴉片戰爭之後,廣州雖是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但當地民情激憤,一直拒絕外人入城,引致英國人的不滿。 經過:英國政府為了想進一步擴張在中國的權益,趁「亞羅船事件」,借題發揮。西元1857年8月,英國政府派了一支海軍到香港,中國和英國的第二次衝突,已經不可避免了。當時法國因為有一名天主教徒神父在廣西西林縣被殺,於是就和英國聯手,對付中國。西元1857年12月,英法聯軍政陷廣州,次年,攻陷大沽砲台,清廷非常震驚,派欽差大臣到天津議和,簽訂了「天津條約」,在這條約中,清廷喪失了許多權益,並且對英賠款四百萬兩,對法賠款二百萬兩。六月,英法又藉口交換條約批准書,再次率軍艦直逼北京,所以英法聯軍應該和鴉片沒有關係。 分析 第一次英法聯軍: 前因: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並不滿意 1.港阜開口只限於長江以南沿海希望擴大範圍 2.希望傳教士可以致內陸傳教 3.希望可以派遣公使駐北京 藉口: 1.英國假借亞羅船事件 2.法國假借廣西林教案 得到美俄得支持 結果:簽訂天津條約 1.駐派公使駐北京 2.沿海增開: (1)英約:牛莊登州(後改芝罖)台南潮州瓊州 (2)法約:淡水江寧登州潮州瓊州 3.商行航行內地 4.英法教士及人民在中國自由傳教和遊歷 第二次英法聯軍: 原因: 因為原本約定在北京換約但是英法強行進入大沽遭守軍擊退 結果: 英法攻進北京在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 北京條約: 1.天津條約依然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港 3.割九龍半島給英國 4.賠款給英法 ?北京條約 第二次鴉片戰爭又名英法聯軍之役或亞羅號戰爭。公元1860年,法國借亞羅號事件與英國合派聯軍侵入北京,燒毀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園-圓明園。事件在俄羅斯公使的調停下,雙方簽訂北京條約:除了開放更多港口以外,還把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及承認法國在印支半島的權益。 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所以叫第二次鴉片戰爭。 心得 我們發現,這世界上有很多戰爭都因為人的自私自利和誤會而造成,產生不可挽回的後果,為什麼人類都不能和平相處呢?如果只是為了一件事,而隨意發動戰爭,那豈不是太過分了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妒嫉和貪念,也會引起心中的戰爭,其中差別不過有無表現出來而已!在這次的報告中,我們學到了很多,若有下一次的機會,希望我們還能繼續探討中國歷史! 相關圖片 圓明園 英國領事館 資料來源 /question/question?qid=1405112913076 /trad/history/6/62/62j/62j01/62j0101.htm * * 圖片來源 /search/images?fr=yfpei=UTF-8p=%E8%8B%B1%E6%B3%95%E8%81%AF%E8%BB%8D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