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引起动机: 法国大革命充满血腥暴力,英国的.DOC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引起动机: 法国大革命充满血腥暴力,英国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 引起动机: 法国大革命充满血腥暴力,英国的

英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 引起動機:   法國大革命充滿血腥暴力,英國的近代民主改革則多以和平方式達成,教師進行教學時,可將二者區別比擬成電影中的「限制級」與「普遍級」。 ⊙ 教學步驟: 1. 強調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最大特色 ── 和平。 2. 說明早期英國民主的發展亦歷經血腥階段 ── 如國王亦被送上斷頭臺。 3. 說明光榮革命在英國民主發展上的重要性。 4. 講述英國民主政治的三大基石 ── 國會、兩黨制與責任內閣制的運作情形。 5. 說明英國在十九世紀時的國會改革法案。 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 引起動機:   可請學生說明美國在今日國際間所扮演的角色,並發表其看法。 ◎ 教學步驟: 1. 讓學生觀看美洲地圖。 2. 說明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種種措施,並探討北美殖民地對英國政策產生不滿的原因。 3. 講述美國獨立的經過與意義。 4. 探討美國獨立與其制憲的意義。 5. 說明南北戰爭的起因與意義。 6. 說明美國崛起為世界強國的原因。 美國獨立與建國後的發展 ⊙ 引起動機:   引用狄更斯《雙城記》的:「這是一個光明的時代,也是一個黑暗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人類希望的春天,也是充滿絕望的冬天。」來提示學生思考法國大革命的特色。 ◎ 教學步驟: 1. 說明十八世紀法國的社會情形。 2. 說明法國大革命的經過,強調其中歷經種種波折。 3. 講述拿破崙崛起的背景與稱霸歐洲的情形。 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 ⊙ 引起動機:   提出「法國一著涼,全歐打噴嚏」一語,請學生思考其意義。 ◎ 教學步驟: 1. 說明召開維也納會議的背景及其影響。 2. 探討維也納會議後的歐洲局勢。 3. 說明法國的七月革命、二月革命,及其引起的回響。 單元課程結構表 1. 第一節課,講述英國的民主政治發展,除歷史源流外,更可詳加說明其國會、兩黨制與責任內閣制的運作方式。 2. 第二節課,講述美國的獨立與發展,教師可先在課堂上討論當今美國的國際地位 ── 扮演國際警察與正義使者的角色,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後,再介紹美國建國、政府體制、南北戰爭。 3. 第三節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法國大革命,教師可先提問:「對拿破崙的觀感如何?」學生提出平日對拿破崙的概略認知後,教師再介紹法國大革命的經過。第二部分為維也納會議後發展,教師可運用課文中「法國一著涼,全歐打噴嚏」一語要求學生思考此話的含意。 清教徒革命   1638年,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為籌措軍費,在1640年召開國會,企圖通過加稅的議案。但由於許多下議院中的清教徒議員堅持先討論政治改革,再談加稅問題,並激烈指責查理一世的各種不當措施。查理一世決定以武力來壓制國會,國會則召集民兵反擊,因而於1642年爆發「清教徒革命」。 十八世紀法國社會中的三個階級 階級 第一階級﹕教士 第二階級﹕貴族 第三階級﹕平民(中產階級﹑自耕農﹑佃農﹑農奴) 特權階級 人數 約20萬 中產階級﹕約300萬﹐農民﹕約2,000萬 名位 神職(大主教﹑主教﹑神父﹑修院住持) 世襲爵位(公侯伯子男) 無  財產 教產 領地 多數中產階級富有﹐多數農民無耕地 占有全國耕地的1/5 權利 免稅﹑徵收什一稅 免稅﹑收田租及規費 承租田地 義務 執行宗教事務 向政府繳納財產稅﹑人頭稅﹑所得稅 向教會繳納什一稅 向地主繳田租﹑規費﹐並服勞役 大憲章 配合課本第123頁   約翰終於登上了英格蘭王位,然而其人缺乏治國之才,品行上更有若干缺點,觀其一生成事甚少,敗事無數,是一位不稱職的國王。因約翰初無封地,所以又號「無地王」,這個不祥的稱號果然有著玄機,在約翰當政期間,他失去了自諾曼征服以來英王歷來擁有的諾曼第,與之相爭的仍是其兄 ── 曾長期對抗,且曾與約翰合作過的法王腓力二世。就在法國戰場屢戰屢敗,各種各樣的怨憤傾瀉而至時,不自量力的約翰又與當時的教會展開了一場不流血的鬥爭,只可惜這一戰場上他的敵手同樣強大,是中世紀最偉大的教皇之一、鐵腕式的人物英諾森三世,他素以其政治才能和外交手腕而著稱。約翰以迫害教士和沒收教會土地,報復對教皇所選的新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不滿,結果導致教皇下令停止英格蘭的宗教活動。六年多的時間裡,教堂關閉,鐘聲啞然,死者不能葬在聖化的公墓,而且沒有舉行最後的彌撒,許多臣民認為他們自己和親人肯定要進地獄了。但是約翰的靈魂並未受到任何震動,他一意孤行,並計畫在歐洲大陸結成反腓力二世的聯盟。但他與教會的分裂,卻促使法王與教皇結成更強大的聯合。於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