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安定城楼.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安定城楼

李商隐于文宗开成三年(838)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参《旧唐书·地理志》)。因唐之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 全诗用了四个典故来抒情言志,每一个典故都能贴合作者的身份、处境与思想感情;而且相互联系、构思缜密。此诗用典手法也多有变化,贾谊、王粲典是明用,好在准确深沉;范蠡曲是暗用,妙在有意无意之间;出于《庄子》的典是活用,好在灵巧而流转。正由于能通过使典用事含蓄而深刻地抒情言志,《安定城楼》才成为李商隐七律代表作之一 。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无 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 后庭玉树承恩泽,不信年华有断肠。(《柳》) 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槿花》) 残花啼露莫留春(《残花》) 孤蝶小徘徊(《蝶》)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 一春梦雨常飘瓦, 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曾是寂寥金烬暗, 断无消息石榴红。(《无题二首》) 1.文学史认为李商隐的诗歌充满着个人深情与时代哀伤,是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灵的写照,你的看法如何? 2.请你谈一谈为何李商隐的诗作会有如此之多的名句流传千古? 3.结合你以前所了解的唐诗,你认为李商隐诗歌的特色在于何处? * * 安定城楼 李商隐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始,开始迁居至荥阳郡(郑州)。 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谒令狐楚,受到赏识。 开成二年(837),令狐綯助其中进士。 次年春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 崔珏《哭李商隐》: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 一、作者介绍 在诗歌史上,他与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又因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都善于写骈丽对偶、繁缛华丽的文章,并且三人在家族中都排行十六,故他们所擅长的文体风格被称之为“三十六体”。今存诗600多首,文352篇。 二、诗歌创作的内容 诗歌题材 政治诗 抒写人生感慨 咏史诗 抒情咏物诗 爱情诗 三、创作背景 安定城楼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鹓雏竟未休。 四、文本解读 贾生:指西汉贾谊。《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33岁。李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五、延伸阅读 六、讨论会 *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