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生物及利用(选修)
4.1.2 探究纤维素分解菌的种类 4.2 微生物发酵技术的应用 4.2.1 发酵概念的演变 ——发酵(fermentation)最初来自于拉丁语“发泡” (fervere),是指酵母作用于果汁或发芽谷物产生CO2的现象。目前,人们把利用微生物在有氧条件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统称为发酵。 —— 传统发酵技术有酿酒、制酱、制奶酪等生产。现代发酵技术在传统发酵基础上,结合DNA重组、细胞融合、分子修饰和改造等新技术发展形成的微生物发酵工业。 4.2.2 现代发酵工程 ——不仅包括菌体生产和代谢产物的发酵生产,还包括微生物功能的应用 ——主要内容有:生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条件的优化和控制、反应器设计及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 分离菌种 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生产菌种 扩大培养 生产菌种 原料 灭菌 配制 培养基 监控 生产活性诱导 菌体细胞 代谢产物 产品 纯化 生产 反应器 接种 ——现代发酵技术的基本流程如下 * * 1.微生物的识别 1.1 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有细胞结构 真菌类:酵母菌、霉菌 衣藻、硅藻 草履虫、变形虫 细菌、蓝藻 放线菌、衣原体 支原体 原核生物 无细胞结构:病毒 原生生物 1.2 细菌的初步识别 1.2.1 细菌的三型 1.2.2 荚膜、芽孢、鞭毛等特殊结构 1.2.3 革兰氏染色反应 ——细菌经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用酒精或丙酮脱色后,再用复染色剂染色 ——革兰纸阳性菌(G+)不脱色而呈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G-)脱色后被染上红色 1.3 菌斑和菌落 根据菌落区分不同微生物类别 类型 细菌菌落 酵母菌菌落 霉菌菌落 特征 湿润、粘稠,易用接种针挑起,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 与细菌菌落相似,略大而厚,菌落颜色较为单调 菌落大,较为疏松,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 2.微生物的培养 2.1 微生物生活必需的营养物质 ? 主要种类 作用 碳源 CO2、NaHCO3、糖类、脂肪酸等 构成结构物质、能源物质 氮源 N2、NH3、铵盐、硝酸盐、尿素、蛋白胨 合成蛋白质、核酸等 生物因子 维生素、氨基酸、嘌呤碱和嘧啶碱 补充生长因子 其他 水和无机盐 生命必需物质 2.2 人工培养基 2.2.1 培养基的种类 按性质分 固体培养基:用于分离、鉴定 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保持菌种 液体培养基:用于生产 按营养分 天然培养基(成分不明确):用于生产 合成培养基(成分明确):分离、鉴定 按用途分 选择培养基:用于分离菌种 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种微生物 2.2.2 人工培养基配制和灭菌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目的明确:依据微生物种类和培养目标(实验或生产) 营养协调:营养成分合理搭配 pH适宜:细菌为6.5~7.5; 放线菌为7.5~8.5 ? ——常用的固体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类别 配方 细菌 牛肉膏 蛋白胨 培养基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和琼脂20g,依次加入盛有9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溶解,再用1mol/LNaOH调pH至7.4~7.6,倒入量筒后加蒸馏水至1 000mL 瘦牛肉 简易培 养基 去筋膜和脂肪的瘦牛肉300g,绞碎后加入900mL蒸馏水于0℃~4℃下浸泡过夜,然后煮沸30min并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NaCl5g和琼脂20g,加入溶解后用1mol/LNaOH调pH至7.4~7.6,补充蒸馏水至1 000mL 真菌培养基 将200g马铃薯去皮切块放入大烧杯中,加900mL蒸馏水后加热煮沸20min并用4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加入葡萄糖20g和琼脂20g,加入溶解后补充蒸馏水至1 000mL ——固体培养基的制作流程 方法 应用范围 灭菌 高温灭菌 培养基、接种器具等 干热灭菌 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 灼烧灭菌 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器具等 熏蒸灭菌 接种室、接种箱等 紫外照射 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 消毒 化学试剂 实验材料(如外植体) 实验操作空间 操作者的衣着和双手 工作台和器具 微生物培养空间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无菌技术 摆斜面和倒平板 2.3 微生物纯培养技术 2.3.1 分离技术(以大肠杆菌为例) ——样品稀释 ——划线或涂布 ——分离培养 培养空间 将培养皿倒置摆放到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温度和时间 37℃/12~24h 培养结果 固体培养基平板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菌种保存或扩增 ——菌种保存用斜面接种法。无菌操作下用接种环取出单菌落,划线接种至斜面培养基上,37℃下培养24h,保存于4℃冰箱 ——菌种扩大培养用液体培养基。无菌操作接种后,置于温度适宜的恒温摇床培养箱中振荡培养12h 2.3.2 纯化技术 ——将一个优良菌株的单个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