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净水滤料净水剂创始人李光裕
郑州永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净水滤料净水剂创始人李光裕
净水滤料净水剂创始人李光裕,李光裕(1937年--1986年)巩县(今巩义市)夹津口乡韵沟村人,生前为改变山区面貌,在发展乡镇企业中曾做出了突出研制开发的滤料净水剂,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巩义市的支柱产业,带动一批人走上致富路,而且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及东南亚等,是中国滤料净水剂的创始人20世纪70年代,在“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热潮中,“五小”工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一时间烟囱林立、厂房遍地,为地方经济腾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但环境、空气、水源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甚至有的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成了时代的突出命题。出身山区农村,在乡镇企业中拼搏的李光裕面对这一揪心的时代命题,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说啥也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成为千古罪人……
(一)
韵沟村地处嵩山腹地,人多地少且十年久旱,人们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了彻底摆脱贫困,1973年李光裕受韵沟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周之邀,回村办企业。当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给他带来了困扰,也给他带来了理想。这时他想,何不在治理水污染上做文章,既清除污染又能带来经济效益,来个一箭双雕。但对于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他,在没有任何资料、技术、设备、资金的情况下,谈何容易。出身贫困山区的硬汉子,一旦认准了的事,意志像山一样坚定,他以自己特有的韧性和乐观书写着魅力人生,挥洒着对山区乡亲的大爱。他二话没说,拿着从涉村小南沟村支书李金山那里借来的几万元钱,踏上了寻觅项目的征途。
在郑州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净化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在自来水公司的支持下,他从登封购进了石英砂,从地方煤矿找来了煤炭等原料进行滤料净水剂实验。没厂房就利用人家废弃的窑洞,没设备就用大厂不用的废旧设备进行改造,没技术就凭着顽强精神摸索着干,经过半年多的反复实验,研制成的聚合氯化铝在长江葛洲坝工程试用中一炮打响。
为了批量生产,他一边筹资盖厂房,进设备、原料,一边对村里年轻人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仅两年时间,生产的滤料净水剂在质量上不仅成水处理的上乘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被国家多家大型工程采用,上门订货的络绎不绝。
(二)
赢得用户,就是赢得市场。企业和用户的利益是一致的,损害用户的利益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李光裕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用诚信搭桥,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以客户需要而定。为了满足社会和不同企业的需要,李光裕又带领人员跑遍全国各地的有关工程和有关企业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企业对产品的需求和用户对产品消改讲意见。回来后针对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在不断改进工艺,提高产品效质量的同时,又别开发出了自来水厂、电厂、油田、煤矿、食品、化工等不同行业所需求的净化剂。这些产品已远销美国、新加坡及东南亚等地。
在李光裕的带动下,巩义市的净水剂企业如春潮涌动,现已成为市的支柱产业,每年产量愈千万吨,产值高达数亿元。特别是他村早年跟他学习生产净水剂的人,目前多数成了富翁,不但买了汽车,还在城里买了楼房,有的还送孩子出国留学。在巩义市一提到李光裕,人们无不夸赞他是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李光裕常说:“办企业我们不能单纯追求利润,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他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事事处处满足用户的需求。从不因用量大、销售快就偷工减料,或“萝卜快了不洗泥”。尽管有些用户用量小、利润低,他仍坚持生产,并在产品质量上严格把关,做到一丝不苟。因此几十年如一日,他所生产的产品一直受到用户的青睐。一次,有个企业急需一种产品,因铁路运输紧张,他便雇汽车按时将货送到用户手中,有人说这样做极不合算,但
他说:“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宁肯不挣钱,也不能让用户耽误生产。要知道今天的诚信,明天的市场,后天的利润。”他始终将“永不满足地追求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质量管理和用户需求放在工作的首位。在他经营企业的数年中,从没有发生一起质量纠纷,合同履行百分之百。很多企业视他的厂为合作伙伴,有时因厂内资金周转困难,用户会毫不犹豫将预付款打到账上帮其渡过难关。
(三)
从乡镇企业的蹒跚起步,到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从中国企业家阶层整体性的浮现和成长,到神话般地崛起座座新城,实现中华五千年的强国梦。当回眸波澜壮清闲自在又跌宕起伏的改革历程,人们无不想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剧烈转型中,在商海浮沉的先行者。为了山区能用上电,上世纪60年代,李光裕曾啃馒头、吃咸菜、喝凉水、住3—5元的小旅店,跑十多个省市,把架线所需的物资购买回来,确保从孝义到涉村30公里的高压线路如愿架设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光明。为了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李光裕又先后在涉村兴办了耐火材料厂、机械厂、上庄水泥厂等,使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看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