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张学雷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之余常常想起对自己.PDF

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张学雷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之余常常想起对自己.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张学雷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之余常常想起对自己

我的老师 我的朋友 张学雷 随着年龄的增长,闲暇之余常常想起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一些贵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 我的影响早已超越专业,更多是人生哲理和人文关怀方面的,他们既是我的专业老师,更感 觉是我的朋友。 龚子同先生。现在想起来,大概是1980 年代后期,那时我是20 几岁的年轻人,在山东 工作,由于参与当时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协作研究认识了龚老师。最初的印象,这就是想象 中的大科学家,因为他的著作早已耳熟能详,当见到老师本人觉得确实就是完全对上号了, 本人和他的学术影响完全一致。1999 年我到土壤所师从龚老师,在他的课题组做博士后研 究,从学术到人生感悟上,渐渐和老师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可以说今天的点点滴滴进展都 与老师有关,这种关系一直到现在,已经30 余年了,可以回想的记忆太多了。记得老师从 台湾访问回来,还记着给我女儿带来台湾风味的点心,常常关心我年迈的父亲,问候两地分 居的老婆,所有这些都让我从中得到很大安慰,安心工作。 2006 年7 月,费城 2006 年11 月,雅安 Dick Arnold 。现在的年轻土壤工作者或许对他有点陌生,但对我们这一代来讲,Dick Arnold 的名气绝对是世界顶级的。1997 年,我们最早是在土壤所参加系统分类研讨会上认 识的。记得从南京东郊考察土壤剖面后已是泥水一身,大家都很狼狈去参加当晚的宴会,但 他却利用回宾馆短暂时间换上新的衣服,倍精神。2001 年,龚老师邀请他来土壤所帮助审 阅当时Geoderma 特刊的英文,面对一桌子的稿件,他完全自如,把繁重工作当成乐事,给 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陪他登黄山、到南农讲课、逛北极阁附近的中国工艺品商店,他都饶有 兴趣。后来在费城的世界土壤学大会见过一面,就没再谋面,但无论我身在何处,几乎每年 都会收到他寄来的诗词,多是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入思考,我都一直珍藏着。 1997 年5 月,南京 2001 年6 月,黄山 朱鹤健先生。1980 年代刚参加工作,由于参加全国高师系统土壤地理有关活动认识了 当时就在圈内很有影响的朱老师。1995 年,我当时快接近中年的时候,又离家到福州跟老 师读博士学位,报到的时候正值中秋节前后,老师亲自到我的住处送来蛋黄月饼。当时,老 师在东南沿海山地土壤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成果丰硕,两岸三地都有很大影响。而且,老师 对学生要求对新的技术要掌握,我的计算机知识到 GIS 技术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习的, 记得当初老师不惜花销送我和学兄健飞去北京地理所学习 Arcinfo ,对我的博士论文不厌其 烦地提出修改意见,等等,现在都历历在目。 1996 年11 月,福州 2007 年6 月,郑州 陈尊贤教授。我一直都是称呼他教授的,可有一天他直接叫我学雷弟,从此便以兄弟相 称。记得 1990 年代,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他最先到大陆访问,到土壤所参加龚老师主持 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协作会议等学术活动,为了“遮人耳目”,他自称是广东人,自嘲是为理 发和吃面都便宜,那个时候说从台湾来的,可能要挨宰的。2001 年我在土壤所完成博士后 研究出站后,尊贤兄诚邀我去台大他的实验室合作研究。由于当时正值陈水扁当政,两岸关 系紧张,但老兄对我如同家人和兄弟,在工作和生活上关怀备至。甚至排除困难,安排我老 婆、女儿去台探亲,在现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很难想象,当初他是如何费尽周折帮助 我的。记得我当时人还没到台湾,他已经安排实验室同事将我的住处整理的干干净净,半夜 从南京周转香港(那时海峡两岸没有直航)到达后直接入住,睡了一个好觉。2002 年 3 月 31 日我在台北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当天就接到老兄从正在访问的欧洲打来的关切电话。这 些年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其他国际会议场合,每当遇到,都亲如一家,畅谈良久。 2002 年1 月,台湾阳明山 2010 年8 月,布里斯班 J J Ibáñez 。这是一个另类的学者,他是生物学背景,却对土壤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90 年代以来将生物多样性的原理运用到土壤学中,并将之发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