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扬州地理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地理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扬州地理环境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 扬州中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扬州中学高一(2)班小组作品 2015年8月 目录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宗旨 三、 研究分工 四、 研究过程 1. 实地查看 2. 问卷调查 五、 数据分析 六、 我们的希望及建议 附:调查问卷 一、 研究背景 扬州位于中国东南,江苏中 部。在地理上,它处于长江和运 河的交叉点,是名副其实的交通 枢纽。在经济上,它产生过富可 敌国的明清盐商,如今是集工商、 科教、旅游、生态为一体的地域 中心城市。在文化上,它拥有各 种技术、艺术、学术精华,素以 富裕、文明、秀美著称。今日扬 州,辖三市二区,全市地势平坦, 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扬州濒江近海,交通发达,物产丰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扬州旅游景点以扬州的园林如瘦西湖、大明寺、个园、何园等为扬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除扬州园林外,还包括其他主要的旅游景点,如唐城遗址,汉陵苑,世界动物之窗,蜀冈西峰生态公园,扬州八怪纪念馆,朱自清故居,普哈丁墓园,马可波罗纪念馆,“双东”历史街区,凤凰岛,瓜洲古渡,润扬森林公园等。 书香世家是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扬州作为人文底蕴很深厚的城市,名人先贤的世家家训自然也孕育了一代代的人。何园作为著名旅游景点,它的主人著有何氏家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孝敬父母,是做人的第一要义,是一切善行的源泉。一个孝亲敬长的人,必定能够得到社会的敬重。讲究简约朴素的人家,自己过日子可以随意清苦,对待老师朋友却要礼遇优厚,不能掉以轻心。勤俭是持家的根本,男女分工不同,各负其责。男人要把执业谋生作为当务之急,无论种地、做工还是经商,只要选定一行好好干,持之以恒,就能挣一份好家业。”等等令人受益匪浅的家训,也正是这些世家箴言孕育了扬州这个文化名城 二、 研究目的及宗旨 扬州,一座古城,一座旅游城市,一座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作为年轻的扬州市民,我们幸运地目睹着扬州在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我们看见瘦西湖、个园、大明寺等老牌风景区人来人往,在国内、甚至国际都赫赫有名,也看见东关街、宋夹城等新开发的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无论是扬州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在这座古城寻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看到了扬州旅游的辉煌,但也不得不承认存在的不足和漏洞。我们深深的爱着这片土地,也希望尽绵薄之力,为扬州的发展做出贡献。于是,我们便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定为扬州旅游发展,旨在了解扬州旅游业的现状,对此进行研究,并进言献策。 三、 研究分工: 问卷调查:蒋雨霏 徐晗秋 徐静雯实地走访:蒋雨霏 徐晗秋 徐静雯 撰写报告:蒋雨霏 濮雨威 徐晗秋 徐静雯 袁为 张诗童后期加工:徐晗秋 (排名按姓名首字母) 四、 研究过程: 1. 实地查看 推开吴道台宅第厚重的宅门,不禁被兼收中国古典建筑和西洋古典建筑特色的 传统建筑风所吸引。这群号称“99间半”的大型私人宅第建筑,如同凝固的诗歌, 让参观者领略到她的无限神韵。宅第规模宏大,结构精巧,以浙江建造法则为基础, 又糅合了扬州传统的建筑风格,为扬州古建筑中独具一格的住宅建筑群。游人零星, 幸得清静,不过身为校友,看见门可罗雀的凄凉之景,内心怎能甘心,怎能不惋惜? 从东大门西行数十步,便至门堂。门堂两侧各立一齐人高的石鼓,托以卷云石 雕基座。门厅上臵卷棚,拱式轩梁,其木雕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梁柱下端为云 纹石雕鼓磴。门墙下为青石基 座,浮雕上有香炉、汉瓶、喜 鹊登梅等图案。入门厅,见一 方宽敞的天井,左右各有廊房 三间,西南厅房五间,廊东有 耳门通东北隅的鱼池、测海楼。 测海楼保存完好,是吴家的藏 书楼。“有福读书堂”位于测 海楼底层,取有福方读书之意。 怀着景仰的心虔诚地跨进一 个个古色古香的房间,遗憾的 是,我们参观时,并没有看见 我们心驰神往的瀚海般的藏书,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彩印的人物生平,用生硬的教 科书式的语言写下的简介,和被人熟知的扬州历史。说心里话,有些索然无味。我 们向往的,偏爱的,无疑是那一块块厚重的匾,百余年前雕刻的字和图案,陈列柜 里泛黄的纸张上遒劲的笔迹,以及未能充分领略到的书香气息。 我们认为,政府一片苦心让古宅发展成旅游景点并非追名逐利的虚伪。投入大 量资金,对一座原先作为职工宿舍的古建筑进行全面修缮和复建,让扬州人家喻户 晓的“99间半”重现光华,其背后展现的是扬州对古城保护的重视和决心。“文化 遗产是联系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桥梁。”文化是城市之魂、城市之根,尊重历史就 必须善待文化遗产,然而对古宅名居的这种“善待”并不是尘封,而是要“保护与 利用,改造与复兴。”我们愿意相信这样

文档评论(0)

347991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