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
外国文学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
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
赵 勇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巴赫金与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对话诉
求是理解狂欢化理论的入口, 时间、空间、躯体、话语四要素是建构狂欢化世界的关键, 在此基
础上, 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笑与狂欢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同时也指出了狂欢化思想的乌托邦色彩
与当代知识分子的窘境。狂欢思想的正负价值都能在巴赫金对民间话语的深入开掘和有意放
大中找到答案。
关键词: 巴赫金 狂欢节 民间 官方 广场
作为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米哈伊尔 ·巴赫金( , 1895- 1975) 在他
M ikh a il B akh t in
①
的祖国和西方世界经历了三次被发现的过程 。在中国, 自从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在 80 年代初
被夏仲翼、钱中文等学者介绍进来之后, 研究界的兴趣大体上也经过了三次位移: 前期主要集
中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研究上, 之后是对他的对话思想的开掘。1998 年, 随着《巴赫金全
集》6 卷中译本的问世, 研究界的兴奋点开始转移到他的狂欢化理论上。但迄今为止, 还鲜有重
②
要的研究成果面世 。鉴于此, 本文将集中梳理巴赫金的狂欢化思想, 以期引起学界对这一问
题的重视。
狂欢化理论的入口
巴赫金对狂欢化理论的全面论述主要集中在《弗朗索瓦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
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两本专著中。作者之所以会对狂欢化问题
予以关注并投入极大研究激情, 表面原因是他对拉伯雷、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等作家的研
究状况感到不满, 力图从全新角度切入从而释放与开掘出这些作家作品背后潜藏的巨大能量
和深厚内涵, 但实际的意图却是要借助这样一种特殊的研究方式和话语表述方式与苏联官方
意识形态进行一种意味深长的对话。关于这一点, 美国学者已一语道破天机: “《拉伯雷和他的
世界》特别提出了对当代苏联意识形态的批判。它针对 30 年代主导公共生活的价值和实践, 提
供了一种反意识形态……它表达了 20 年代知识分子——首先是先锋派和巴赫金的朋友们
—— 的共同思想。巴赫金提出他的反意识形态, 不是通过正面抨击斯大林主义, 而毋宁是通过
③
与之对话。”同时, 我们还有必要说明, 巴赫金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完全延续了俄罗斯知识分子
的人文传统, 这个传统就是“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对于思想的兴趣特殊地浓厚”, 他们“整个地迷
④
恋于理想, 并准备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坐牢、服苦役以至被处死”。不理解这一点, 我们就无法
理解为什么巴赫金历经逮捕、流放, 一生“与饥饿对话”, 在三十五年被埋没的艰苦岁月中依然
没有停止思想。可以说, 作者个人遭际的坎坷、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人文传统与思想在特殊的年
·1 ·
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
代寻找突围的缝隙和表达的空间, 是狂欢化理论得以生成的特殊底座与现实基础。
了解了这样一个研究背景, 我们才可能进入巴赫金所描述和阐释的狂欢化世界中。然而,
由于巴赫金是在文本与现实两个层面的相互渗透与交互影响中展开 自己的狂欢化思考的, 也
( )
由于巴赫金动用了种种概念 比如狂欢式、狂欢化、狂欢节世界观、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等 来启
动、固定和完成自己的思考, 这样也就给我们对狂欢化理论的把握与理解带来了难度。为了能
够准确而又清晰地破译巴赫金的思考, 我们有必要从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