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3月底测试.doc
二、材料题
21、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所以称“华夏”,是因夏朝而得名。……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至春秋战国时,已成为较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但政治上尚无巩固的统一。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名词。
材料二: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占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戴逸《中华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引自《汉书·张骞传》
材料四:“……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中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引自《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五: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民族聚居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⑴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个时期?材料二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元朝和清朝分别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了什么?
⑶“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国各个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今天,各民族认同中华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有何意义?
⑷材料一中的“西域”狭义上是指我国的什么地方?该地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
⑸材料二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⑹材料三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的意义。
22、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的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录,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一比喻牢笼,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的英雄尽白头。”
——《唐樜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只学,虽呆愚淫玩,齐循列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无上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恪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论·论科举》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⑵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⑶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⑷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思想方面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⑸明朝选拔官吏的形式是什么?
⑹清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什么影响?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
⑵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的反映了宋代的(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⑶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开始于何时,最终完成于何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4、材料一: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比比皆是。唐朝的玄宗皇帝登位之初,胸怀大志,励精图治,积极推行“开元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球日用品品牌信息搜集上.docx
- 八上语文课外文言文.doc
-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测试七.doc
- 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汇总2.doc
- 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1认识直棱柱.ppt
- 八年级下期末复习科学试题三.doc
- 八年级政治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ppt
- 八年级生字词.doc
- 八年级语文下册4到⑤单元测试.doc
- 八年级语文樵夫,别砍那棵树.ppt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2课时 点的坐标特征.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3.2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3课时 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4.3 一次函数的图象 第1课时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5讲7.1.1条件概率(学生版+解析).doc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三)讲义第19讲8.1成对数据的统计相关性(8.1.1变量的相关关系+8.1.2样本相关系数)(学生版+解析).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2课时 加减消元法.pptx
- (人教A版数学选择性必修一)2025年秋季学期讲义第01讲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学生版+教师版).doc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第1课时 代入消元法.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3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pptx
-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5.4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第2课时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