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 结 计划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折 决策 目标 市场经济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A、遵义会议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中国共产党“八大”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首先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 A安徽、四川 B安徽、江西 C福建、四川 D安徽、广西 D A 3.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 )?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适应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 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D.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表现 4.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 A.解放社会生产力 B.增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活力 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B 1989 1997 2003 1978 5.观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企业民主化管理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今日凤阳县小岗村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改革初期的凤阳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改革前的凤阳 【探究】从凤阳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得 出什么启示? 【提示】启示:改革要持续进行 返回 今日台州农村 新变化 新生活 60年代初期的金寨路 1978年,合肥建成区面积只有51平方公里不到,而这个数字已停滞了13年,全市建筑物平均层数只有可怜的1.79层,简易平房占全市各类建筑物49%。1977年底,全市道路总长不到106公里 2006年,合肥市建成区面积为224.7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为1554公里 今天的金寨路 探究:合肥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返回 * * * * 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 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僵滞,流通渠道单一,供应仍显短缺。不少重要商品实行有计划的凭票证限量供应。 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在商品匮乏的阴影下,只要一传出“涨价”的风声,各大商场立刻就会涌起抢购狂潮。彩电、冰箱、电风扇,不问好坏,一买而空,连粮食和洗衣粉,都成袋成箱往家搬。人们实在是穷怕了! 2、决策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经济路线: 3、意义: 1、背景:思想 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探究:“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继续推行这一思想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 实质: 影响: 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国民经济徘徊不前 2、决策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经济路线: “左”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拨乱方正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 3、意义: 伟大转折 新的起点 1、背景: 思想:“凡是”—真理 经济:停滞 (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关系) 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1、原因: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 1978年12月陈云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不能到处都紧张,要先把农民这一头安稳下来。农民有了粮食、棉花、副食品、油、糖和其他经济作物就都好解决了。摆稳这一头,就摆稳了大多数,七亿多人口就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 假使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请说出你的理由?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现实原因 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它的主要特征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一般一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_第一单元《测量》复习88686.ppt
- 人教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解决问题 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精}免费.doc
-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生物精品资源-示范教案二(3.4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ppt说课课件.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教案.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方程式总结(绝对全).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第一章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1课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