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NA-米颗架桥系统之可逆式分子自我组装.pdfVIP

1DNA-米颗架桥系统之可逆式分子自我组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DNA-米颗架桥系统之可逆式分子自我组装

DNA-金奈米顆粒架橋系統之可逆式分子自我組裝 目的與原理: 當溶液中懸浮之金微粒 (colloidal gold)的直徑約為奈米 (nanometer)尺寸時,通常會顯現顏色,這是所謂 surface plasmon absorption的吸收現象。倘使吸收的波長是在可見光的範圍,溶液便 會顯示出吸收波長的互補色。這種吸收的現象與微粒的大小相關,較 大的顆粒的吸收峰會位於較長的波長,當顆粒相鄰的距離極近或顆粒 群聚成團,吸收的波峰會往更長的波長偏移。以懸浮微粒從分散到變 成聚集而言,倘使粒徑大小約略在13 nm 左右,顏色約為紅色,顏色 在微粒聚集後呈現藍色,以目視便可察覺奈米微粒的溶液有明顯的顏 色變化。利用這樣特點,美國西北大學化學系莫金( Chad Mirkin )教 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所發展的三種以奈米科技為基礎的 DNA檢測方 法,這些方法首次將奈米科技與DNA 序列結合應用於感應器上,其 敏感度與選擇性均有重大突破。他們將單股 DNA 修飾到金奈米微粒 的表面上,用以定性地判別待測樣品中的 DNA 片段是否與奈米微粒 上的已知DNA 序列完全互補。 下述三種 DNA偵測技術中,都是利用金奈米粒子為材料,第一 種是利用 DNA 抓住奈米粒子而呈色;第二種是以金奈米粒子顏色變 1 化的特性為基礎,增加溫度後即可鑑別不同的 DNA 序列;第三種則 是利用 DNA促成奈米粒子整齊排列,進而形成電流通路,而達到偵 測 DNA的目的。 2 本實驗使用三段互補的DNA 與兩種不同大小的金奈米粒子,藉 著 DNA-DNA 互補與DNA-金奈米粒子結合,觀察奈米粒子的光學性 質的變化。 儀器設備: UV-visible spectrum 、桌上型離心機、加熱板、酸鹼度計 3 藥品試劑: Gold colloid 5 nm Gold colloid 20 nm Oligonucleotide1 (binding with Gold colloid 5 nm) Oligonucleotide2 (binding with Gold colloid 20 nm) Oligonucleotide3 (DNA linker) PBS buffer 實驗步驟: 1. 混合適當濃度的 Oligonucleotide1 與Gold colloid 5 nm ,並放置 24 小時。 2. 加入 PBS buffer 將溶液pH值調整到 7 ,並逐漸增加離子濃度至 0.3 M NaCl ,離心純化,取離心管下方紅色稠狀物,即為修飾DNA 之金微粒,再以 PBS buffer回溶備用。 3. Oligonucleotide2 與Gold colloid 20 nm ,同上述方式處理。 4. 混合上述兩溶液,觀察 UV-visible spectrum的吸收峰值。 5. 將混合的溶液再加入適當濃度的Oligonucleotide3溶液,觀察 UV-visible spectrum的吸收峰值。 6. 比較兩吸收值的不同。 問題與討論: 1. 當加入 Oligonucleotide3溶液後,UV-visible spectrum吸收峰值與 4 溶液顏色的變化為何? 2. 金奈米粒子應用於DNA檢測有哪三種類型? 3. 請描述本實驗讓你聯想到的任何新構想或是其它可能的應用。 5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