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班第3课宋明理学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科班第3课宋明理学2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教面临严重挑战,吸收了佛、道精华,有了新发展。 原因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2)隋朝 三教合归儒。 (3)唐朝 三教并行。(尊道、礼佛、崇儒) 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的含义和主要派别 什么是理学?理学分几派?代表人物是谁?各有什么主要思想? * * 第三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知识回顾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以孔孟之学为其学说基点 秦始皇为巩固政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打击儒家,甚至走到“焚书坑儒”的极端 汉武帝时,经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一举获得“独尊”地位,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被制度化了。 魏晋时,在玄学、佛教思想的冲击下,儒学一度衰弱,玄学的发展,标志儒道进一步合流。 中唐时,以韩愈为代表的文学家掀起的古文运动使儒学开始复兴。 宋代,儒学吸取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化,发展到理学阶段,明代掀起高潮。这是封建社会后期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家”。 《三教图》(清·丁云鹏) 图中的三教是: _______ 、____、____ 儒 佛 道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 (清) 丁云鹏 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泰山名胜 — 红门宫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原因: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 佛 儒 目的 宋明理学的含义和主要派别 什么是理学?理学分几派?代表人物是谁?各有什么主要思想? 理学—— 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程 颢 程 颐 朱熹 陆 九 渊 王 守 仁 程 颢 程 颐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二、程朱理学 1 . “二程” 的理论 ①核心思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 人伦者,天理也。 明道先生 伊川先生 朱熹 宋朝理学集大成者,孔孟后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著作《四书章句集注》 2 . 朱熹的理论 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人性的最高境界。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的目的:明道德之善 ①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②束缚人们的思想 ③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④影响亚洲其他国家 3 . 程朱理学的影响 晦庵先生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致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 《朱子语类》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②认识论:反省内心以求理。 B、王守仁: ①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象山先生 阳明先生 程朱理学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