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00255.doc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00255.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00255

第四单元教材内容概说 一、单元教材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 了解抗美援朝战争,搜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   2.指名学生描述。   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绘的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   2.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再见了,亲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   (2)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反馈、交流。   (1)教师抽读生词,强调“妮”、“耗”等生字读音。   (2)学生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什么事。   4.速读课文。   (1)找出直接体现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   (2)指名学生读直接体现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 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   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   2.江报、交流(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志愿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志愿军战士离开祖国,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归心似箭”,志愿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希望──   (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4.那么还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还更让人割舍不了,还有什么比祖国的召唤还令人留恋?课文1-3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原因,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味1~3段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熟读1~3段。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   1.志愿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手,深情地呼唤。(全班齐背4~6段)   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志愿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味课文1~3段。 二、精读品味,体现真情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   2.反馈交流(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句子)   (1)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①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学生提出“什么事能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②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   ③总结: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   (2)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①学生可抓住“冒”、“穿”、“顶”、“送”等动词展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   ②指出“雪中送炭”这个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③指导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④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1.总结学法:①放声读,划句子。②读重点句,抓重点词,展开想像,体会真情。③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段。   3.反馈交流。根据学生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   (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第二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同归于尽。(抓住“噩耗”、“同归于尽”两个词品味。)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抓住“代价”一词,说说“代价”具体指什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   (3)讨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回归整体,感受“亲人”   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志愿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愿意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感情朗读1~3段)   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志愿军战士雄纠纠、气昂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