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苏省涟水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江苏省涟水县第四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熟记《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学会依据历史史实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学习本课,感悟中华民族英勇抗击侵略的不屈精神,增强学习民族英雄、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阅读课本P16—18并看插图,回答以下问题: 1、_____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后签订《??? 》条约。 2、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______。 3、 _________战役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 _______对中国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 5、 4月,中国 和日本首相 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条约内容:1、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 ;4、增辟 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程度。 6、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三次战役的名称、时间、人物、重大影响? 7、自己编口诀,熟练记忆《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 (二)小组合作交流(10分钟)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为哀悼那位英雄而写?你能否讲述一些关于他的事迹?本次战争中还有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有何感想? 2、日本是一个小小岛国,却能击败幅员辽阔的中国,这是为什么?有什么认识或教训? 拓展延伸(10分钟) 1、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提示:从割地范围、赔款数额、通商口岸、侵华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 2、著名的爱国志士谭嗣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希望在哪里?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四、达标测试:(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2、“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与《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4、“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与中英 5、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马关条约》的各项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赔款白银2亿两? C.增开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材料二:在甲午海战中,他指挥的致远舰中弹沉没后,他坠身入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营救他,结果被他淹死,与所有官兵一起葬身大海。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所在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又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六、课后交流: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台湾是中国领土,为什么却归了日本?“颐和园搭天棚,”干什么?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1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