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感悟二胡演奏.doc

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感悟二胡演奏.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感悟二胡演奏

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感悟二胡演奏摘 要: 中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美学思想也极为丰富。先秦时期的“乐从和”,儒家的“礼乐思想”,道家的“法天归真”,墨家的“非乐”等等,也都深刻的影响着当今的二胡演奏。音准感,律动感,音色的质感,联想思维等等,无不能从古人的音乐美学理论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 美学思想; 二胡演奏 中图分类号: J63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80-01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最早起源于唐宋的奚琴,稽琴,后发展为胡琴,最后便发展为现在的二胡,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柔美抒情,极富歌唱性的音色和极强的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二胡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音乐这片肥沃的土地,所以其中的演奏方法也可以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得到启示。 和与同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音乐美学思想。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明确提出乐从和的命题,认为音乐之美在于和谐,和指不同事物的结合,同指完全相同事物的结合。周幽王太史伯对音乐有这样的认识:作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是存在于不同的音高,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节奏等诸多音乐要素的不断对比与发展之中,如果总是使用相同或类似的表现手段,则将不会产生任何有价值的音乐作品,音乐将由此走入歧途,即所谓“声一无听”。他明确主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反对“去和而取同”,齐国丞相晏婴也认为:只有不同音乐要素的“相继相成”,才能构成协和统一的音乐。 从上述见解中,我们看出古人对音乐的三要素,音高,音色,节奏的要求,即“和”。音乐是在各个要素不断对比和发展中不断形成的,那么,音高,音色,节奏等要素在二胡演奏中是怎样变化的呢? 音高在二胡演奏中体现为音准感,好的音准是表现好乐曲的前提,乐曲是由不同音程交替产生的,当后一个音奏高时,音响过于胀满,给人凸起的感觉,相反当后一个音奏低时,音响干瘪下塌,呈凹陷状感觉。在旋律中,如果音高常常顶足,听觉中会有一种生硬感,而音高经常偏低,听觉中则会感到软弱无力,所以,利用这种凹凸感,软弱度,及时帮助我们调整演奏过程中的音准。除此之外,不同风格的乐曲,也会引起音高的细微变化,中国乐曲常采用无度相生律,而西洋作品则常用纯律,其中音高的细微变化,只有在练习过程中细细研究了。另外,地方风格,演奏手法,乐曲情绪也都会影响个别音高,需要演奏者认真揣摩。 音色,看似只取决于乐器本身,不存在变化可言,但深入研究其实不然,同一件乐器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色,即音色质感的变化。见音色与不同质感产生联想性思维,使所发出的音色寄托于某种物质之上,就是音乐的质感。质感的不同需要在音乐中细细体会,晶莹剔透,轻盈飘舞的质感,银丝抽出,闪着华光的质感,恬静祥和,遥远纯洁的质感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一但做到“意到音到”控制发音的千变万化,我们演奏就会魅力无穷了。 节奏,也是音乐中不可忽视的要素,除了在乐谱上体现有序的节拍重音和音符不同时值的有机组合,整体音乐的内在律动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不同乐曲内在律动的特点。有些会以相应的节奏型来体现乐曲所描写事物的内在律动,如《光明行》中的引子,便描写向往光明的人们组成的方阵,向着光明前进的情景。又有些乐句的潜在律动隐含在旋律内部,如《葡萄熟了》的快板部分,从中不难看出,手鼓的律动贯穿始终,形象的表现了新疆人民在收获时节,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还有些乐曲则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民间音乐的音乐律动,如圆舞曲的三拍子律动特点,民间音乐中节拍重音移位等等。有些乐曲的律动体现在二胡的弓法中,有些用连弓与分弓的一有机结合造成特定的节奏型,还有些则利用拉推弓力度上的差异来体现乐曲的律动。所以,律动感在二胡演奏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好的律动感会使演奏活而有神,极富光彩。 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一种音乐的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便是二胡演奏中的力度感。掌握好力度感。首先要了解不同力度记号的含义,如pp(pianission) p(piano) mp(mezzo piano) f(forte) ff(fortissimo) sf(sforzando) ppp cresc.dim.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力度记号不可能有其精确的值,在实际乐曲中,它只能表现力度上的层次关系,在演奏过程中,力度的大小主要来自右手对弓子的控制,在注意音量大小的同时,也要体会乐曲的情绪,注意其内在张力的变化。 以上四点便是我个人以为在二胡演奏过程中,要运用变化的地方,认真揣摩和练习,相信一定能所演奏的音乐做到“乐从和”。 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也含义深刻,其中老子提出“大音希声”的美学命题,由于“听之不闻,名曰希”,否定了人为的音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