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要点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要点摘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适宜年降雨量250-500mm的半干旱地区推广。
关键词:全膜;双垄沟玉米技术;适时播种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10-2
1 选地
玉米的生长环境对地势和土壤的要求都很高,一般地势平坦、土地营养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上等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适合玉米的生长,大面积种植要求地块坡度要在15度以下,有利于保持生长过程中的水份均衡。陡坡地、石砾地、重盐碱等瘠薄地不适合的玉米的生长。
2 整地
玉米的整地分伏秋整地和初春起垄整地两部分。伏秋深耕,即是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达到无土坷垃和根茬标准。初春起垄前要施足有机肥,浅耕整地,达到起垄覆膜需要的土壤条件。
3 施肥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肥较多,所以应加大肥料的施用量。一般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并混合矿物肥进行施用。30-40kg尿素,50-70kg过磷酸钙,15-20kg硫酸钾,2-3kg硫酸锌混合搅拌均匀,也可以亩施80kg玉米专用肥代替。化肥混合后均匀撒在小垄的垄带内。
4 起垄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要求要按玉米的种植走向开沟起垄。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起垄。并按一大一高,一高一低两种垄起沟,大垄要求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这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相互对应。垄和垄沟之前要保持宽窄均匀,垄脊要高低一致。大部分耕地条件良好、土壤疏松绵软、交通方便地块可用专用起垄机械起垄作业。
5覆膜
5.1 覆膜时间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分为秋季覆膜(10月下旬到土壤封冻前)和顶凌覆膜(3月中上旬土壤昼消夜冻时)。
5.2 覆膜选用厚度
在0.008-0.01mm之间、宽120cm的地膜进行覆膜。沿垄的边线挖开一条宽5cm左右的浅沟,在地膜展开后,将一边放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压在大垄中间。地膜每隔1m左右用土固定,每隔2-3m压一条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的大垄中间相接,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依次类推铺完全田。
5.3 划行
每一幅垄分为大小双行,幅宽在110cm。用木材或钢筋制作大行齿距70cm、小行齿距40cm的划行器划行。先在地的一边划一条线,沿这条边线35cm外划小行边线,然后按上述操作划完全田。
5.4 土壤处理
在覆膜过程中要对土壤的病害进行评估,地下害虫为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起垄时就要进行药物处理。具体作法是:每亩40%辛硫磷乳油0.5kg加细沙土30kg,拌成毒土撒施,或者兑50kg水进行喷施。另一种情况是地块杂草严重,这种情况下要用50%的乙草胺乳油100g兑水50kg在整地起垄后全地面进行喷雾,每喷完一带,覆膜后再喷一带,以提高药效。兑药剂或喷撒药物时,为避免农药中毒,要戴橡胶手套,口罩操作。
6 适时播种
6.1 选用良种
玉米的选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征结合各个玉米品种在抗逆、抗病性、适应性上的特点进行。海拔1800-2000m的地区应选用如豫玉22号、沈单16号、金穗1号、富农1号、酒试20号、承单20号、金穗4号、金穗5号等中晚熟品种适合:金穗3号、金穗7号、酒单4号、农大3315号等中早熟品种适合海拔2000-2200m的地区;利玛59号、新玉4号等极早熟品种适合海拔2200-2400m的地区。选用的种子必须经过包衣处理,未经包处理的要在播种时进行药剂拌种之后再进行播种。
6.2 合理密植
玉米的种植密度由其生长的土壤肥力状况和降雨条件决定。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肥力差的地块应适当减小种植密度。降雨量大的地区也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相对干旱的地区要适当减小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年降雨量300到350mm的地区,株距在35-40cm,每亩按3000-3500株为宜;年降雨量350-450mm的地区,株距为30-35cm;每亩以3500-4000株为宜,年降雨量450mm以上的地区,株距为27-30cm,每亩以4000-4500株为宜。
6.3 播种时期与方法
玉米的最佳播种时间为地表5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但由于各地受海拔、降雨等多种条件上限制要有所不同。一般在4月中下旬为宜。现在玉米的播种一般采用玉米点播器进行播种。按35cm左右的株距将玉米点播器播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