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汉中工业发展思考分析
关于汉中工业发展思考分析摘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决定着其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汉中经济腾飞的必然要求。汉中工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面对新一轮汉中工业经济发展的机遏和挑战,汉中工业经济受着巨大考验。
关键词:汉中;工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91-03
一、汉中市工业发展历程
汉中工业经过建国后几十年的集中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工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行业众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已成为汉中经济的支柱。从汉中工业经济运行轨迹的角度出发,汉中工业发展大致可分为雏形期、发展期、快速发展期、缓慢发展期和恢复发展期五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雏形期。这一时期,汉中工业主要生产铁矿石、土纸和火柴等,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低下。1965年,工业总产值751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建国初期的5.1%上升到15.4%。
第二阶段,发展期。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大批“三线”骨干企业和军工企业内迁汉中及阳安铁路的通车为标志,带动了汉中工业的发展。197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7亿元,比1965年增长4.9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65%。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六五、七五”期间,汉中工业快速发展。198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34.5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32.3%,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1.8%,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53亿元。
第四阶段,缓慢发展期。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经济效益逐渐下滑,全市工业步入了缓慢发展阶段。199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114.8亿元,同上年相比增长10.8%,实现工业增加值59.2亿元,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1%,实现利税7535万元。
第五阶段,恢复发展期。2000年以来,汉中市委、汉中市政府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精神,制定了“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通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盘活资产存量,使企业摆脱困境,实现汉中工业经济新的发展。2008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326亿元,比上年增长9.8%,实现工业增加值100.32亿元,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5%。实现了在2004年工业总产值172.98亿元基础上翻了一番。
二、汉中市工业发展的特点
纵观汉中60年汉中工业发展的历程,从工业经济增长的态势及增长的因素分析,汉中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规模投入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速度上,出现的两次增长高点都是由于对工业有了大量的投入。第一次是“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中省企业内迁汉中,大规模投资建厂,同时,国家实施计划拨款投资有关政策,汉中根据其资源、交通等实际情况,投资建设了一批地方国有企业,如:原地区磷肥厂、地区钢铁厂、略阳发电厂、地区造纸厂、地区变压器厂等,带动了汉中工业的发展,成为汉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第二次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汉中工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三线”时期建成的中省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发挥效益,发展势头强劲;汉中卷烟一厂和卷烟二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利用国家“拨改贷”的宽松投资环境。由于投资的拉动,使汉中市当时工业发展速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成为汉中工业发展史上工业增长的又一个高点。
2.经济转型使工业企业陷入困境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方面,汉中市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观念落后,产品落后,冗员多、负担重,机制不灵活,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矛盾逐渐暴露,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80年代在一些项目投资上缺乏科学论证,只顾盲目建设,没有认真分析研究市场的需求和未来的变化,导致项目建成后发展效益十分低下,甚至个别项目建成后从未发挥过效益就夭折,给全市工业造成了沉重的包袱,致使汉中工业效益下滑,发展速度逐步回落,1999年在全省排位退后到第九位。
3.国企改革为工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深化改革是企业摆脱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几年来,汉中市委、汉中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制定了《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采取兼并、联合、重组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济实力雄厚的战略投资者参与汉中国有企业改革。如:唐山宝业集团、青岛啤酒、绵阳长林集团,北京顺鑫农业和宝鸡东岭集团等,为汉中工业增添了活力,使一批国有企业走出了困境,获得了新生,汉中工业步入了新一轮发展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_以重庆统筹城乡中农民工土地流转为例.pdf VIP
- SN_T 2942-2011塑料原料热稳定性的评价差示扫描量热法.docx VIP
- 2025-2031年中国含乳饮料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docx
- 电气分系统验收签证.pdf
- DB64T 484-2007平原城镇绿地植物景观种植设计规程.docx
-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红色革命故事学习PPT.pptx VIP
- 碳汇基础知识.docx VIP
- 《公路运营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pptx
- 深度学习在矿物识别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docx VIP
- 《HAF003-1991及HAD003-汇编核电厂质量保证法规和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