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探究进展
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探究进展摘 要: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嗜盐杆菌,是通过食用海鲜引起的腹泻疾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文章从传统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和PCR检测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副溶血弧菌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检测; 基因; PCR技术
中图分类号: S9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192-02
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 是革兰氏阴性嗜盐细菌, 隶属弧菌科中的弧菌属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菌。最早由Fujino等在1950年从日本1例食物中毒患者排泄物中初次分离得到,本菌呈弧型、杆型、丝状等多形态,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虾、贝类等海产品中,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污染了大量该菌而又未经良好加工处理的海产品被人类食用后, 会引发人突发性食物中毒,可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肠痉挛、恶心、呕吐、发烧等典型胃肠炎反应。副溶血性弧菌还可导致海鲷、九孔鲍、斑节虾、对虾、牙鲆及文蛤等水产动物致病,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
副溶血性弧菌在含3.5% NaCl培养基中最为适宜,无盐则不能生长,但当NaCl浓度高于8%时也不能生长。在盐浓度不适宜的培养基中,细菌呈长杆状或球杆状等多形态,无盐蛋白胨水中生长很差或不生长。在硫代硫酸钠柠檬酸胆盐蔗糖培养基(thiosulfate-citrate-bile saltssucrose,TCBS)上副溶血性弧菌形成绿色菌落,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和乳糖,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神奈川试验(kanawaga phenomenen,KP)阳性。该菌不耐酸,不耐热,在1%醋酸或50%食醋中1min死亡,90℃1 min即被杀死。在淡水中存活不超过2d,在海水中可存活50d。副溶血性弧菌在普通血平板(含羊、兔或马等血液)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β-溶血。目前研究认为与副溶血性弧菌致病力相关的主要毒力因子为溶血素类,包括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TDH-相关溶血素(TDH-related Hemolysin,TRH)和不耐热直接溶血素(Thermolabile Hemolysin,TLH)。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数据显示,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沿海省份,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发生规模及人群暴露规模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高居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首位。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在水产养殖疾病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食品中微生物检测、水产品进出口检测及医院感染监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各种检测技术手段。
一、常规方法
副溶血性弧菌的常规检测方法是传统的培养和生化鉴定方法。该方法也是目前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的国家标准(GB/T 4789.7-2003)及行业标准。该方法是通过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来鉴定,包括培养增菌、分离提纯、镜检和生化试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特有生化试验KP现象。具体的是采用氯化钠结晶紫增菌液进行增菌后、接种于氯化钠蔗糖琼脂和选择性琼脂平板使包括副溶血性弧菌在内的嗜盐性弧菌得以分离,可疑菌落经氯化钠三糖铁斜面、革兰氏染色和嗜盐性实验进行初步判定,最后经生化试验以及动物试验进行确定其是否为副溶血性弧菌,此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目前广泛使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是FDA细菌分析手册中的最大可能数方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该方法将样品匀浆后在碱性蛋白胨盐增菌液(Alkaline peptone water,APW)增菌后,接种于TCBS分离该菌。但是最近Raghunath报道将以前方法改进后用牛磺胆酸钠培养(Sodium taurocholate,ST broth)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优于APW法[1]。该方法耗时长,周期需要3~5d左右,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人力物力花费大,给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研究、进出口贸易带来不便,不能满足食品卫生快速反应体系的需要。
二、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免疫酶技术
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的高效催化反应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酶降解底物呈现的颜色反应来指示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根据反应颜色的深浅指示抗原量的多少。在多种免疫酶技术中以间接ELISA、双抗体ELISA以及Dot-ELISA法最为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测时间短、对设备的要求较低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地将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出来。已有类似报道集中在实验室方法探索上,余俊红等[2]建立间接EI1S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法律思考.doc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及对策.doc
- 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重要性探究.doc
- 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及农村信访.doc
-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及思考.doc
- 农村土地调查外业数据采集方法.doc
-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探析.doc
-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科学发展根本保证.doc
-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村社会及谐稳定保证.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票据管理系统单位端操作手册.pdf VIP
- 2022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无人机公司培训宣讲.pptx VIP
- 宝鸡市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2024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背1000题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矿山矿产资源储量年度报告编制要求.pdf VIP
-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检查.ppt VIP
- 2022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