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结构调整及启示法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致上实现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进程中,法国及时地调整了农业结构。“二战”前,法国农业一直不能满足本国农产品的需求,主要靠殖民地吃饭。至20世纪40年代后期,法国达到人均400公斤左右的粮食产量,基本解决了口粮自给问题。此时,法国迅速采取措施,引导农业种植业向畜牧业拓展。至195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量的比重已降至45.5%,畜牧业上升到达54.5%。此后至70年代初,法国畜牧业一直维持在60%以上。在不到40%的种植业中,生产结构也随着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不断优化。1973年,法国小麦产量为1779万吨,而作为饲料的玉米和大麦产量分别达到1067万吨和1084万吨。油菜、烟草、蛇麻等农产品的生产比例也在不断地提高。至70年代中后期,法国农业已经完成了结构优化组合的过程,有力地配合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需要。
日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时间大体上与法国相同。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日本也不断地调整着农业生产的结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非种植业的所占比重。“二战”前,日本畜牧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有“无畜农业”之称。但在1955至1976年的2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日本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4%上升到了27.5%。其中,猪增长了8.2倍、牛奶4.9倍、鸡蛋4.2倍、肉鸡6.8倍。1975年,日本进口饲料占需要量的87%。与此同时,种植业比重下降迅速,至1977年,除大米因生产有利而继续增长外,小麦、大麦、大豆的自给率分别下降为4%、8%、3%,杂谷则全部依赖进口。此外,日本还大力发展渔业,1972年,渔业在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总产量达到了1076吨,居世界第一位。
前西德在1950年至1975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也对农业生产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措施有:第一,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二者之比大约为7:3;第二,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全面发展;第三,畜牧业中,各个品种全面发展;第四,在提高食品自给率的同时,不排除从比较利益出发进口农产品。德国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等等长期大量从法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家进口。
美国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在优化农业结构上也动了不少的脑筋。例如,努力扩大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玉米生产:从中国引进蛋白质含量高、适宜美国气候、国际市场好销售的大豆品种并迅速推广种植;促进高粱、燕麦生产的发展并转化为饲料;种植业中鼓励烟草、稻谷、花生、甜菜、甘蔗、向日葵等多种经营;畜牧业中牛、猪、鸡、羊同时并举等等。
统观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适应世界市场形势的变化。一个国家的自然条件、技术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将本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的大循环中,才能互通有无,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例如,法国的园艺产品驰名世界,占其国内种植业产值的48%,报酬丰厚;日本扬长避短,在提高大米自给率的同时,大量削减比较成本较高的小米、大麦、大豆等农产品生产,避免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第二。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更新。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居民食物构成中的畜产品不断增多。这是因为:一方面,动物性食品一般提供的热量多、蛋白质高;另一方面,畜产品一般胆固醇含量低,可以降低因脂肪过多而引起的心血管发病率。美国在1925年开始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级阶段发展时,人均每年消费的谷物、肉、奶的数量分别为64公斤、113公斤、251公斤。谷物在总食物中的所占比重只有15%。同期,法国为19.8%、英国为20%、丹麦为17.6%、荷兰为17.3%。
第三,适应经济效益的提高。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更好地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目的都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没有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低下的农产品,都是难于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畜牧业产品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与人们的需要有关之外,还因为畜产品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以肉鸡为例: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每只小鸡12至14周可以长成1.6公斤的肉鸡,饲料转化率为3.7至4.3。这一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来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至70年代初期,每只小鸡8周即可以长成1.8至2公斤的肉鸡,饲料转化率为22。从价格上比较,同单位鸡肉价格是牛肉的39%、猪肉的54%,生产鸡肉又成了畜牧业产品中最有利润的行业。
第四,适应农业科研的普及。农业科研的深入和普及,可以大大增加农产品的供应量,从而为优化农业结构提供了可能。例如,在20世纪初叶,由于大米与小麦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一样高,并且劳动生产率也大体相当,因而,世界市场上大米与小麦的价格是趋于一致的。但是,当农业研究在小麦生产上取得重大成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