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与燃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着火与燃烧

第三章 着火理论 要求:掌握不同着火方式的特点及影响着火的因素与规律,理解热自燃理论、强迫着火理论及火药点火过程。 概述 着火实质上是化学反应从常温下难以觉察的缓慢分解不断加速发展的连续过程,同时伴随着放出热量,最终常导致发光。 概述 研究着火的意义: 着火方式 着火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着火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影响着火与熄火的因素 §3-1 热自燃理论 一、着火条件 §3-1 热自燃理论 一、着火条件 §3-1 热自燃理论 一、着火条件 §3-1 热自燃理论 二、非稳态分析法 二、非稳态分析法 分析模型: 二、非稳态分析法 简化: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混合气体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可燃气体升温所需热量q3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着火临界点: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着火温度: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着火温度: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热自燃特性: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热自燃特性: 谢苗诺夫热着火理论 热自燃的浓度界限: 二、非稳态分析法 着火感应期?i : 二、非稳态分析法 着火感应期?i : 二、非稳态分析法 着火感应期?i : §3-1 热自燃理论 三、稳态分析法 §3-2 链锁反应 现象 §3-2 链锁反应 定义与特性 §3-2 链锁反应 过程与分类 §3-2 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一、不分枝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一、不分枝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一、不分枝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一、不分枝链锁反应 §3-2 链锁反应 一、不分枝链锁反应 二、分枝链锁反应 H2 + O2 =2OH* 链起始 OH* + H2 = H2O + H* 链传递 H* + O2 = OH* + O* 链分枝 O* + H2 = OH* + O* 链分枝 M + H* + O2 = M + HO2 HO2→墙上销毁 断链 HO2 + H2 = H2O + OH* 链产生 H* →墙上销毁 断链 OH* →墙上销毁 断链 §3-2 链锁反应 二、分枝链锁反应--爆炸反应 三、爆炸极限 活化中心的销毁形式 三、爆炸极限 §3-2 链锁反应 三、爆炸极限 §3-2 链锁反应 三、爆炸极限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假定将均匀的可燃混合气体注入一个水平管,并在管子的一端点燃气体,它燃烧产生的热量向邻近的低温未燃气体传递,在适当的条件下,上一层的燃烧反应热足够加热邻近的一层,使其温度升高至发火点,这样火焰就连续不断地传播下去,产生了燃烧。整个燃烧区域包括三个部分,即正在进行反应的反应区,开始发火而燃烧的几何表面B-B(成为火焰阵面或火焰前段)和可以忽略微弱反应但已被显著加热的未反应混合物加热区。由于燃烧进行得很快,所以加热层很薄。具体结构见图。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火焰前段的形状多种多样,可呈抛物线、月牙形、球形,当紊流激烈时,甚至呈锯齿形,火焰破碎,碎块跃入新鲜燃气内部,形成不稳定燃烧。即使火焰前段传播是稳定的,也远非是理想的一维平面或圆盘形。由于壁面摩擦的关系,在靠近轴线处,火焰传播速度比靠近壁面处快,粘性力使前段城抛物形(图(a)在壁面处由于热损失较大,火焰熄灭,所以在主体火焰与壁面之间有熄火空间(图b);因为燃气存在浮力,又使火焰阵面歪向一边(图c);理论上为处理问题方便,近似处理为垂直于管轴的平面(图d))。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为了衡量火焰传播的快慢,定义火焰速度u如下:火焰阵面在法向上相对于未反应燃气的传播速度。实际上气体的燃烧过程按照燃气本身流动情况的不同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情况。在静止的和曾状流动的燃气中,和流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主要是热传导,而紊流时因热交换方式有很大改变,燃速及影响机制也就大不相同。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正常火焰传播速度(层流)公式 §3-3 可燃混合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 图 层流火焰结构 σn: 预热区 σp: 反应区 B-B:火焰阵面 T:温度 T0,Tf:初温及终温 Ti:始燃温度 C:燃气组成 Cf:燃气初始成分 ω:反应速度 正常火焰传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