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中丘区玉米高产栽培制约因素及对策
川中丘区玉米高产栽培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四川玉米主要分布在盆中丘区,其播种面积占全省一半多,产量占2/3,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第一大食料及加工品原料作物。玉米属于相对高产的作物。但由于川中丘陵区地形地貌的特殊性,坡耕地所占比重大,农田设施较差,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季节性灾害频繁发生,常常造成减产。文章就影响玉米单产的自然、栽培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玉米生产调整布局、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实现高产高效目标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关键词:川中丘区;玉米栽培;制约;对策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09-1
1 影响川中丘区玉米单产的主导制约因素
1.1 光照不足、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三个因素不利于玉米干物质的积累,是影响玉米产量的第一制约因素。川中丘区高产玉米的气象指标应为:3-8月日照时数?900h、平均日温?19℃、温度日较差?8℃、光温生产潜力1000?/亩。而川中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态又可分为平坝浅丘和深丘高山区。近年的气候现象是多阴雨、云量大、日照少,伴随而来的是低温寡照、高湿气候频发。造成川中大部分地区3-8月日照<900h、温度日较差8-10℃,向西南逐渐减少。长时间的阴雨寡照天气最为明显,对玉米生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2 旱灾、洪灾频繁发生
旱灾是导致玉米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也频繁发生。春旱导致玉米缺窝断垄,夏旱影响营养生长和开花授粉,伏、秋旱影响灌浆结实。洪涝也导致玉米严重减产,洪涝前往往伴随暴风暴雨,致使玉米成片倒伏,有的颗粒无收。
1.3 农村劳动力缺乏
农村现在外出务工劳力占了70%以上,在家做农活的只是一些老弱病妇,不能按科学规范化种植玉米,使玉米难获高产。
1.4 土壤浅薄、保水保肥力差
川中紫色土薄坡地面积较大,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极易受旱。
1.5 肥料施用不当
现在农村劳力缺乏,农民种植玉米一般只施两次肥。一次是播种时的底肥;一次是看天施肥,就是大雨后直接把尿素窝丢于土表。种植玉米的这种施肥方法肯定是极不科学的,离科学的“一底肥、一苗肥、一攻苞肥”相差甚远,难以达到配方施肥。
1.6 病虫防治差
据调查,农民种植玉米除了在苗期重视防治地下害虫外,在中、后期的大、小斑病、纹枯病、玉米螟虫等病虫害上不做防治,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2 科技减灾高产栽培的对策
2.1 选择有潜力的高产品种
据近几年的观察和种植表现,以下品种可以选为川中丘区主推玉米品种:科发6号、中单808、成单30、川单428、正红311、隆单9号、绵单581等。
2.2 大力推广简化高效的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2.1 增产机理 玉米育苗移栽是保证苗齐、苗壮、减少缺窝断垄的有效途径,能保证亩有效株数的实现。定向的地膜覆盖栽培是提高授粉率的最好途径,同时地膜覆盖能迟中求早、减少旱灾、躲过暴风雨等不良自然灾害危害的有效办法。
2.2.2 推广高效的育苗技术 玉米育苗主要方式有:肥团育苗、方格育苗、软盘育苗、营养杯育苗和玉米穗轴育苗等。关键是要因土壤质地来选择育苗方式,但都要选择用30%的腐熟优质有机肥配制营养土。安放种子时注意2粒种子嘴对嘴、胚芽朝上,便于今后定向栽培。
2.2.3 普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有增温保湿、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应与玉米育苗配合使用。待苗床玉米一叶平展时及时移栽,移栽时定向安放玉米苗,使叶片向行间平展。最好采用坐水、坐肥的“双坐”移栽,底肥水要足。覆盖地膜应当天进行,四周用细土压严,玉米窝也要用细土压严,避免漏气,以提高盖膜效果。
2.3 科学配方施肥
改变农民现有的施肥习惯,即重视N、P肥、无机肥、底肥。改为(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就是N、P、K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条件者还可加微肥如锌等;(2)实施“一底肥、一苗肥、重攻苞肥”策略;一般要求P、K肥全作底肥施用,N肥底、苗、攻比例为2:3:5较好;(3)有条件者研究一次性配方施肥技术。在玉米窄行中间开沟,沟深20cm,施入缓释性长效配方肥50-60kg,今后不施肥,只抗旱诱导肥效。
2.4 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玉米单产的提高离不开个体优势的发挥,更重要的还是群体的生产潜力,所以,适当增加密度,充分发挥群体的潜力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玉米种植密度的影响因素:一是温光气候条件;二是土壤肥水的环境;三是品种耐密、抗性的特性;四是耕作的栽培技术。一般情况下稀植大穗型品种2500-2800株/亩(667m2)较适宜;紧凑型品种3000-3200株/亩较好。高产栽培可35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农村信用社实行委派会计思考.doc
- 对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几点思考.doc
- 对农村发展畜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思考.doc
- 对农村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范.doc
- 对农村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思考.doc
- 对凯恩斯消费不足论反思.doc
- 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结果分析及对策.doc
- 对出版社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探析.doc
- 对加强会计核算及监督思考.doc
- 对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思考.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