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时期呼及浩特市奶业发展分析
新时期呼及浩特市奶业发展分析一、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的优势
(一)奶牛饲养业的逐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奶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料基地。呼和浩特市已建成5个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区,其中2个旗县(土左旗和赛罕区)达到3万头以上,1个旗县(和林县)达到2-3万头,2个旗县(托县和玉泉区)达到1-2万头;建成千头以上的奶牛基地乡镇共30个,其中达到5千头以上的有4个,3―5千头的有5个,2―3千头的有8个,1―2千头的有13个;同时,还建成一批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奶牛养殖小区,目前,全市共建成百户千头规模的奶牛小区31个。近几年,呼和浩特市还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在全市建成了424座机械化挤奶站,为乳制品加工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乳制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奶牛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呼和浩特市拥有伊利和蒙牛两家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乳制品加工企业。随着乳制品市场的繁荣,在市场竞争机制激励下,两大企业发展迅速。此外还有奈伦、农大益德、昭君、托县乳品厂等9家乳品加工企业。乳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扩展了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深度,使呼和浩特市奶业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得以提高。
(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丰富资源要素使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效益优势。区域经济理论表明,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该区域具备的区位因素。奶业对自然资源具有指向性,呼和浩特地区具有发展奶业的优势区位因素。呼和浩特市位于北伟39°35′―41°22′,正处于北纬45°左右的世界奶牛带的区域内。这一区域的自然条件适宜奶牛的生长发育。呼和浩特市地处中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凡是北方地区能够生长的作物均可以种植。同时耕地面积较大,耕地条件较好,尤其是土左旗、托县、赛罕区,地处土默川平原,土地肥沃,灌溉条件好,饲料作物的种植潜力大,奶业发展所需要的饲料资源丰富。此外,呼和浩特市共有乡镇劳动力55?5万人,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奶牛养殖业的饲养成本优势,使得呼和浩特市牛奶单位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四)政府、企业和农民对奶业发展的热情是奶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呼和浩特市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依托自然资源和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的品牌优势,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出“奶业兴市”战略决策,把发展奶业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位置。为了保障优质充足的原料奶供应,龙头企业积极建设奶牛小区。同时,借助于资金优势,呼和浩特市乳制品加工企业积极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奶业为广大农牧民带来的效益越来越明显,依靠奶牛业,全市26万奶农年人均纯收入达346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收入高22?6%。因此,广大农牧民从事奶牛饲养业的高涨热情,促使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二、呼和浩特市奶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奶源基地建设(原奶生产)水平与龙头企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业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原奶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还不能满足乳制品加工业发展的要求。呼市乳制品加工企业每天处理原奶能力在3000吨以上,全年处理鲜奶120万吨。但呼和浩特市奶源基地上生产的原奶一年仅为70多万吨,满足不了乳制品加工业的需要。除数量不足外,呼和浩特市原奶质量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有60%的个体散养户到挤奶站是通过手工挤奶,直接交到企业,卫生状况差,细菌含量较高。二是使用机械挤奶的挤奶站,管理粗放,设备不及时清洗,乳房不做彻底的清洁,原奶质量虽然比手工挤奶好一些,但与合格原奶有一定差距。三是饲料结构不合理,食槽不卫生,造成原奶的质量中蛋白含量,干物质等营养指标达不到优质原奶要求的质量标准。四是奶牛疾病,特别是乳房炎的治疗中,抗生素等药物残留造成原奶不合格。
(二)奶牛的个体生产力水平,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落后。呼和浩特市牛奶总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奶牛头数的增加,单产在总产量增长中的贡献很不明显。由于原奶生产组织的低效率运行,导致奶牛饲养品种结构不合理,在30万头奶牛存栏中,真正属于优良品种的中国荷斯坦奶牛不到30%,其余全部是改良奶牛。再加上近年来奶牛数量的大幅度扩张,一些非专业人员盲目从外地购入奶牛,单产水平低,谱系不清,导致呼和浩特市牛群整体素质下降。
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饲养投入产出比、增加效益的基本保证。饲料是影响奶牛产奶数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是奶牛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呼市农民饲养奶牛的饲料结构大体为: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精料等。粗饲料主要以玉米秸秆为主,使用青贮饲料、青干草的比例较少。同时,由于不能实现优质优价,呼和浩特市奶牛饲料中优质蛋白质饲料缺乏。随着奶牛头数的快速增长,能否提供数量足、品质好的青粗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是呼和浩特市奶牛饲养的根本制约因素。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