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名著复习提纲2017.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著复习提纲2017

名著复习提纲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 作家、作品。 A、《繁星》《春水》:作者冰心,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作家。诗集的内容主要以“爱的哲学”为核心,通过隽永的文字来赞美母爱、赞美童心、赞美自然,探索人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主要是“零碎的思想”。 B、全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②对大自然的崇拜。 ③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C、艺术特色:(1)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2)形式短小,意味深长。(3)语言清新淡雅,晶莹明丽,明白晓畅,情韵悠长。 2、问题设计 冰心的《繁星》《春水》中,哪一首诗给你印象最深?并谈谈你有体会。(如《纸船》) 《纸船》构思新颖,采用了托物寓情的方法,说自己在海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纸船,从舟上抛到海里,纸船的去向不定,但诗人仍然不灰心地每天的叠着。虽然明知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的身边,但她仍然祈求自己含着泪叠成的纸船,能够载着她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进入母亲的梦境。 课后精彩片段:(一)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1、这两首小诗选自《繁星》《春水》,作者是冰心。用作者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 2、这两首小诗作者对母爱的体现有哪双重内涵? 答:一是 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它们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眷眷依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比喻新颖,语言清丽,感人至深。 3、诗中“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抒发儿女对慈母的眷恋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赞歌 (二)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 花,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 芽儿,把奋斗的辛劳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自我牺牲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1、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闻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文中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内容:(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如《狼和小羊》(2)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如《猫和鸡》;(3)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乌龟与老鹰》;(4)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如《蚯蚓和狐狸》、《蚂蚁和蝉》、《鼹鼠》、《骆驼和宙斯》。 2、了解其中一些经典作品的寓意。 示例:《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劳,凡事应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3、 阅读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认识故事提示的寓意。 4、问题设计。 A、《伊索寓言》中你最喜欢哪几则故事?请说说理由。(最少两则) 《乌龟与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B、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的故事吗? 《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下水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作家、作品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内容、人物 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