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森林病虫防治策略及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病虫防治策略及方法

森林病虫防治策略及方法摘要: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防治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可持续发展;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7-0150-2 0 前言 资源是有限的,即便是森林这样的可再生资源,亦经不起人类工业文明大口的鲸吞。人类要生存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这种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以这种发展为特点的现代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现代林业“具有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职能”。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单一的“木材利用”,而是生态时代的“生态利用”。这要求人类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可持续经营,对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系统结构的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进行可持续控制,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是进行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出发点 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后猖獗成灾的病虫害,使生态系统更加不平衡,降低或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在一个平衡状态下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是不会爆发病虫害的,而越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就越不容易被破坏。 2 实现自然控制是可持续控制的目标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是系统稳定性的决定因素。见虫称害,见菌称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是不合适的。对在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后给系统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的有害生物,在平衡系统中不妨称之为潜在有害生物,对它们不可能全部消灭,也不能全部消灭。我们的目标是要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来控制潜在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达到自然控制。 3 保护与增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控制的有效途径 森林植物的多样性能为动物、微生物等提供更丰富的栖息地或寄主,从而增加了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天敌种类的多样性使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更加复杂,系统更加稳定。 森林生物的多样性,使潜在有害生物的传播或流行的速度减慢,加剧了种间对空间资源的竞争,限制了潜在有害生物种群的扩张。 4 科技是实现可持续控制的关键 现代经济既是生态经济,又是知识经济,科技是实现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利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进行抗性育种,利用先进手段如GIS、卫星遥感等对潜在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进行监测,利用性外激素和生物制剂等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以及森保人员的知识化等都需要科技的投入。 5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控制的内在要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控制是统一的。保护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 6 化学药剂减灾是可持续控制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当病虫害大发生时,用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的种群密度,是减少灾害损失,帮助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的指标之一。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慎重考虑,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提出以下防治办法: 6.1 因地制宜营造混交林 因地制宜就是要适地适树,保证树木能旺盛地生长,防止次期行害虫侵害。营造混交林,就是要增加生物多样性,但要注意树种的搭配问题,如落叶松与杨树、云杉等不能混交。 6.2 适时进行卫生伐及清林工作,可有效控制一些次级害虫及锈菌的扩张。 适时合理进行林分的卫生伐,可有效改善林内的卫生状况,增加通风透光性,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的环境条件,增强抵御病虫等灾害侵袭的能力。通过清林,清除林下杂草,可去掉锈菌等有害生物的转主寄主,减轻和控制病害发生。 6.3 抚育间伐时要保持一定的郁闭度。 抚育间伐可改善林分的健康状况和提高林分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林分生态条件,促进保留木的材积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自控能力。作业时严格按照抚育间伐的标准进行。不致因过量间伐造成天窗或疏林地。间伐后的林分要保持合理的郁闭度,如松类树种不低于0.7。 6.4 抗性育种 林木抗性育种是林木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维持林分较高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林木的育种周期,而且具有高度的育种定向性,它们的出现为林木抗性育种提供了一个划时代的新技术。近年来,生物技术在林木抗性育种领域,尤其在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6.5 机械物理方法 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使用一些简单的器械捕杀,如用铁丝钩捕杀树干蛀道中的天牛;为防止微生物和寄生植物随种子的转移,在播种前应该用机械筛选的方法将它们汰除,可利用水、风等进行筛选。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集和诱杀或者设置其他直接杀灭害虫的装置;利用害虫的潜伏习性,造成各种适合场所引诱害虫来潜伏,然后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