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注重创新意识 增强土肥工作活力.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重创新意识 增强土肥工作活力

注重创新意识 增强土肥工作活力“十一五”期间,全省土肥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和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技术推广优势,以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田节水技术,强化肥料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体系队伍建设,探索创新服务模式,为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省土肥工作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有哪些新的布署?工作重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土壤肥料总站杨大成站长。 杨大成站长首先向记者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全省土肥工作。他说,“十一五”期间全省土肥工作成绩斐然:耕地质量保护进入法制化管理,旱作节水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普及,肥料监管机制日趋完善,土肥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极大增强。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2010年6月1日起,我省正式实施《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省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正式步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自2007年起,在全省51个县(市、区)分批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通过调查与评价,基本摸清了我省耕地质量现状。期间,共完成11.24万个土壤样品78.68万个参数的分析,制作了土壤养分图、地力分区图等767份图鉴,出版了近30个县的耕地地力调查报告,为今后全面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年间,在我省粮食主产区的榆树等29个县(市、区)投资1.98 亿元,建设高标准良田79万亩;投资6.2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通过打井、配电、修机耕路、挖排水沟、平整土地、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大大提高了耕地产出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009~2010年,省政府在农安、双辽、东丰、乾安、镇赉5个县(市)实施了有机肥补贴试点工作,两年补贴面积200万亩,补贴资金2000万元;农业部在我省榆树等8个县(市、区)实施了商品有机肥补贴试点工作,补贴资金720万元,补贴面积36万亩。另外,农业部在敦化等9个县(市、区)还开展了秸秆腐熟剂补贴试点工作,补贴资金620万元,补贴面积30万亩。 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明显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建设各类节水农业示范区32个,建设面积近40万亩。其中,农业部旱作节水示范区13个,面积13.5万亩;高标准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4个,面积2万亩。示范区通过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等技术,灌溉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保苗率达到96%,增产幅度达18%。值得一提的是,4 个“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的设施建设和技术模式均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准,区内玉米最高增产60%,节水600万立方米,增产粮食900万公斤。 目前,全省已形成了东部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中部以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以节水补灌为主的三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达到年推广旱作节水技术5000万亩次的能力。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省先后有56个市(州)、县(市、区)被定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单位,落实项目资金2.0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38亿元,各级地方财政投资0.63亿元。全省累计采集测试土样149万个,化验分析577万项次,发放施肥卡849万张,指导施肥面积1.54亿亩次,增产粮食30亿公斤,节省肥料29.7万吨,增加农民收入50.4亿元。 五年间,全省共落实“3414”等肥料田间试验1万余个,基本摸清了我省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及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等基本参数,初步建立了主要粮食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制定施肥分区212个,为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省已建立56个土肥专业化验室,化验室总面积达到1.27万平方米,新增检测仪器设备2174台(套)。这些化验室布局科学,设备齐全,基本可以满足目前开展各项土肥工作的需求。 强化肥料监督管理职能,规范肥料市场秩序 进一步强化了肥料登记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五年间,两次修订了《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程序》和《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章程》,规范了登记审批程序,组织召开26次肥料登记评审会议,对3253个肥料产品进行了评审登记;加大对企业生产条件的监管力度,现场考核肥料生产企业67家;积极开展肥料打假与市场监管工作,共出动肥料执法人员1.5万人次,查处肥料案件576件,查处肥料产品8340吨,严厉打击了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肥料产品的坑农害农行为,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谈到2011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