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光合作用影响
淹水胁迫对香根草光合作用影响摘要: 采用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对香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淹水50d后,根淹(Y1)、半淹(Y2)、全淹(Y3)的光合潜能在淹水胁迫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均高于对照;根淹(Y1)、半淹(Y2)和全淹(Y3)光补偿点分别比对照低37.5%、38.8%和81.3%;表观量子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淹、半淹、全淹的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比对照增加51.5%、84.3%和6.0%;香根草叶片的光合作用受控于气孔运动的程度有所降低。
关键词: 香根草; 淹水胁迫; 生理生化特性
中图分类号: Q94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63-02
长江三峡工程在库区145m~175m高程范围内形成长度在2000km以上、面积达298km2的沿岸消落带[1~3],由于三峡库区水位周期性变化、沿岸消落带土壤周期性被水淹没,极易造成土壤流失,尤其使疏松深厚的土壤形成大面积剥蚀,严重影响到消落带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急待筛选出适宜库区消落带生长的物种,以便更好的解决消落带的治理难题。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是禾本科香根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十分发达并对土壤有强穿透力和强剪切力,是一种保持水土、恢复地力最为理想的植物,同时,香根草具有很好的抗旱性、很强的耐水淹能力,将其应用于水陆交替出现的三峡库区消落带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关于香根草的光合特性已有研究报道,如文军等研究了遮荫对广东西部香根草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刘金祥等[4]研究了淹水胁迫对香根草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靖元孝等[5]研究了香根草对淹水的反应和适应,但这些研究只包括了淹水胁迫下香根草的部分光合指标,因此,本研究重点对淹水胁迫下香根草的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率(AQY)及气孔限制值等光合因子进行了分析,以期进一步的研究香根草的光合特性,从而探索香根草的耐淹机理,为香根草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地点
试验地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林科院内,海拔485m,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热量和水分资源丰富,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
(二)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当年生香根草分蘖苗,株高约160cm,由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苗圃提供。
(三)测试方法
1. 实验设计
2009年6月中旬将生长基本一致的60丛香根草植株带土盆栽,每盆1丛,置于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育苗大棚中进行相同土壤基质、光照和水分管理适应,于8月1日开展实验。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多水平随机分组法进行设计,将实验用苗随机分成4组,每组3盆,包括对照(CK)、根淹(Y1)、植株半淹(Y2)和植株全淹(Y3)。CK即为常规生长组,水分按常规的管理进行;根淹(Y1)为苗木根部土壤全部被水淹没,淹水超过土壤表面5cm;植株半淹(Y2)为苗木植株株高1/2被水淹没,淹水超过土壤表面80cm;植株全淹(Y3)为苗木整个植株被水淹没,淹水超过土壤表面160cm。淹水处理时,将苗盆分别放入相应深度的土坑内,底部放入塑料薄膜以储水,然后向土坑注水,直到满足各个淹水深度为止。
2. 测定方法
采用 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In c US A)进行 测定。设定光合有效辐射(PAR)为2700、2600、2500、2400、2300、2200、2100、2000、1900、1700、1500、1200、1000、800、600、200、100、50、20、0(μmol m-2s-1),测定的光合参数包括:净光合速率(Pn) 叶室温度(Tc)、叶面温度(Tl)、叶室相对湿度(Rh%)、空气中的CO2浓度(Ca)和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在低光强(0―200μmo1m-2 s-1)下呈直线部分的斜率即表观量子效率(AQY),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其光补偿点(LCP)[6],将测得的最大净光合速率(Y) 与相应的光量(x) 做直线回归Y=a+bx,a为暗呼吸速率,b为表观量子效率,a/b为光补偿点,以90%Pmax时的PAR值计算出光饱和点(LSP)[7]。水分利用效率WUE=Pn/Tr,瞬时光能利用效率LUE=(Pma x/PARmax)×100%。气孔限制值Ls=l―Ci/Ca[13]。测定时间为2009年9月21―22日,上午8时至下午17时。测量时,选取成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