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代谢诊断指标对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早期探究应用
铁代谢诊断指标对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早期探究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铁代谢指标对铁幼粒细胞贫血早期诊断研究方法。方法:利用骨髓五铁(即细胞内铁、细胞外铁、病理环铁粒幼细胞、铁粒幼细胞比率(SR)、铁粒红细胞);血清四铁(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饱和度)上述各项指标,对14,282例各种不同血液病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30例;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93例,可继发于20多种疾病,化疗后白血病28例(30.1%);除缺铁贫外各种贫血43例(46.2%);其它感染、粒细胞减少、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2例(23.7%);原发铁粒幼细胞贫血病理环铁粒幼细胞体积小,铁颗粒数目多,常如黄豆粒似的撒在核周围,病理环铁粒幼细胞数目增多30%,此点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RAS)不同,该病病理环铁粒幼细胞颗粒数目少,并出现病态造血巨幼细胞浆带中,铁粒幼细胞≥15%。结论:骨髓五铁、血清四铁各项指标,对原发性、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以及MDS、RA-S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防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铁代谢指标;铁粒幼细胞贫血;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5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26-02
铁粒幼细胞贫血(SA)根据病因不同可分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及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两种,前者无明显病因引起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后者多继发于某些疾病[1,8],本组总结近30多年来,共发现30例原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以及93例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现将骨髓五铁、血清四铁观察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本文收集本院门诊、住院或外院会诊病人。诊断与分型标准均按国际、国内中华医学会拟订诊断标准,其中男57例,女36例;年龄5~78岁,平均37.7岁。
1.2 方法
1.2.1 检测指标:骨髓穿刺和外周血涂片,进行瑞氏-姬氏双重全显染色,光学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按FAB和MIC分型标准,细胞化学染色,包括网织红细胞;双值;嗜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酶(POX);糖元染色(PAS);非特异性酯酶(NAE)。
1.2.2 骨髓五铁研究。细胞内铁;细胞外铁;病理环铁粒幼细胞;铁粒幼细胞比率;铁粒红细胞,方法:盐酸普鲁蓝氏反应;
1.2.3 血清四铁研究。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饱和度,方法:联吡啶显色法。
2 结果
2.1 检测组:93例继发性铁粒贫中,以再障最多23例(24.7%);其次红白血病M6型11例(11.8%);自身免疫溶贫9例(9.4%);急粒化疗中7例(7.5%);巨幼贫、肿瘤、感染、ITP各5例(分别占5.4%);粒细胞减少症、急淋、急粒各3例(分别占3.2%);急粒-单M4、MM、PNH、混合贫血、继发贫血各2例(分别占2.2%);急单M5a、遗传球、未分化白血病、真红各1例(分别占1.1%)。
2.2 骨髓五铁:在93例继发铁粒贫中,细胞内铁46%~92%,平均67.9%;细胞外铁0.5~3分,平均1.97分;病理环铁细胞16%~49%,平均25.3%;总铁结合力261.5~432.5μg/dl,平均227.4μg/dl,铁粒红细胞0~7.9%,平均1.5。
2.3 血清四铁:在93例继发性铁幼粒细胞贫血中,血清铁107.5~417.5μg/dL,平均242.2 μg/dL;未饱和铁30~204.2 μg/dL,平均123 mμg/dL;饱和度38.1%~97%,平均70%。
2.4 细胞化学:在93例继发性铁幼粒细胞贫血中,RC相对值0.4%~10.4%,平均0.9%,绝对值9.9~98,平均16.1×109/L。ALP阳性指数0~382分,平均112.5分;PAS红白血病、幼红细胞呈强阳性;POX、NAE对不同类型病疾病,继发铁粒贫及急性白血病分型有重要参考价值。
3 讨论
铁粒幼细胞贫血(SA)是由于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所引起的一种贫血[1,8,9],本病易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采用补铁治疗可加重病情,因此做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1 诊断标准:病理性环铁细胞是一种病理性铁粒幼细胞[1,7,8],其特征:铁颗粒数目6个以上。2/3以上的铁颗粒围绕核周排列或不完全环形;所谓“铁颗粒团结核周围”,铁颗粒分布紧靠着细胞核或近细胞核的内1/3胞浆带内,计数100个中、晚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细胞数目。本组所有病例均在原发病基础上伴病理环形铁粒细胞增多(≥15%),因此,诊断继发性贫血是无疑的。
3.2 骨髓五铁:为幼红细胞铁代谢的重要指标,是对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特别是诊断继发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是必不可少的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