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 生物通.pdf

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 生物通.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 生物通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07,27(11):66~72 响应面法在紫杉醇产生菌发酵前体优化中的应用 代文亮 程 龙 陶文沂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无锡 214122) 摘要 采用响应面法对美丽镰刀菌(FusariummaireiK178)发酵合成紫杉醇途径中一些可能的前 体进行优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苯丙氨酸,苯甲 酸钠和乙酸钠三个因素对紫杉醇产量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 BoxBehnken设计,利用 DesignExpert软件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的最佳浓度为:苯丙氨酸2.8mg/L,苯甲酸钠 31.8mg/L,乙酸钠3.3g/L。在优化条件下紫杉醇的产量达到242.6g/L,较前体单因素实验最高 μ 值提高15.6%。 关键词 FusariummaireiK178 紫杉醇 响应面法 前体 优化 中图分类号 Q813.1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一种二萜类衍 杉醇产生菌HQD33产紫杉醇的影响,发现它们之间的 生物,是具有独特抗癌机制的天然产物,分子式为 C 协同作用对提高紫杉醇产量有显著影响,紫杉醇产量 47 [1] [9] 达到203.656g/L;张亚妮等 在T 菌发酵液中单一 H NO ,最初从红豆杉植物中分离得到 。Schiff μ 14 51 14 [2] 添加苯丙氨酸,紫杉醇产量从约90g/L增加到146.4 等 随后证实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 μ [10]   能合成紫杉醇的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发现,是紫杉 μg/L;刘晓兰等 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苯丙氨酸,醋 [3] 酸钠,酪氨酸等前体,以特征性蓝色斑点为考察指标, 醇资源研究的重要进展。自从Stierle等 证明短叶红 豆杉的内生真菌可以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对植物内 确定前体最佳浓度,经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后,紫杉 生真菌的研究更加引人注目。我国学者也发现了多种 醇产量达448.52g/L。这些方法仅能比较各因素已选 μ 产紫杉醇的内生真菌[4,5],本实验室研究人员也从中 定水平的影响,不能提供未考察区域的信息,不能进行 国南方红豆杉中分离到一株产紫杉醇内生真菌 预报和控制,亦不能直观反映出前体物之间对紫杉醇 [6] (Fusariummairei),并获得国家专利 。 合成交互作用的显著程度。   紫杉醇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在合成三环二萜骨架    响应面分析法 (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 后,引进侧基进一步形成Baccatin ,它是紫杉醇合成 Ⅲ RSM)是一种寻找多因素系统中最佳条件的数学统计 的直接前体,Baccatin 上 C13位羟基与侧链产生酯 Ⅲ 方法。通过局部实验回归拟合因素与结果间的全局函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