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革与成熟的过程。
2.知道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
3.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并能举出一二则典型史实加以说明。
4.认识到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社会影响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情景导入】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都反映了人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生产生活状态?
【学习过程】
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探究:通过课前预习,思考:
1.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影响
二.知识清单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产生
1、“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教导民众 (“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许多 时代的遗存,反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
2、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 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和 。中国古代的重大 成就,都是在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生产力)
1、演进过程:
①中国农业经历了“ ”的原始阶段。
②在 时期,中国 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nòu)。“以牛田”(即牛耕)和铁器的使用:(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③在 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秦国“以牛田”,所以国富民强。
④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收割的 的出现,说明农具已经改进。
⑤ 时,耦犁(二牛抬杠)在某些地方已经被 取代。——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便于 的普及,也有利于 的开垦。
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 。
2、认识:
农业 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 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农民的负担
“泰半之赋”: 时代,农民要将收成的 上缴国家。
徭役:是古代王朝 民众承担的 劳动。(古代农民对专制王朝承担的主要义务有缴纳赋税、服徭役和兵役等)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共同消费。
(2)奴隶社会: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兴修水利
①大禹是传说中的 英雄。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 为主的 建设。
② 时期,水利事业已经得到较大的发展。 主持的 工程和 主持的 工程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③ 代,水利也有比较好的发展。 农民创造了一种“ ”,至今还流行于 吐鲁番、哈密一带的 地区。
④ 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东汉)。
⑤ 代,有 官职,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⑥ 时期,水利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的改进上。
课中合作探究
一·阅读教材P5第四自然段并结合下列材料: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从今再不受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黄梅戏《天仙配》
探究分析
.上面诗句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对小农经济,你有何评价?
二·阅读教材P6~P7“贫者无立锥之地”一目,探究分析:
1.中国古代土地兼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土地兼并会导致怎样的社会问题?
课中即时训练
1.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