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导学案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 了解隋朝的建立和全国大一统的重建。、 识记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 3、 知道隋大运河的开凿及其作用。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隋大运河的开凿。如何理解科举制度的作用。三、新课导引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这件事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100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
【思考讨论】你认为隋炀帝为看琼花而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可信吗?你如何全面认识隋朝开凿大运河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材精华
知识点1 隋朝的重建统一
隋朝的建立
(1)时间:581年。
(2)建立者: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
隋朝的统一
(1)条件: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2)经过:589年,南北重归统一。
(3)影响: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重建了全国大一统的局面。
思维拓展 隋朝为什么完成统一大业?
答案 (1)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2)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
(4)隋翰建立后,隋文帝励精图治,在隋朝统治的地区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的局面。
(5)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和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的开凿
(1)开凿的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2)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今属浙江),北至涿郡(在今北京西南),全长2000多千米。从北向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组成,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影响:①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②消极后果: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说明 课一插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还有一段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名广通渠,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它位于渭水之南,是为解决渭水之南,是为解决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般不便的问题而开通的,长300多里(1里=0.5千米)。
思维拓展 隋朝大运河在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案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不仅长度居世界第一,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修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妙招巧记】 巧记与大运河有关的“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三点”:中心洛阳,东北到涿郡,东南到余杭。“四段”(从北向南):水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连接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流经今天的6个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
知识点2 隋的覆没与唐的建立
隋朝的覆亡
(1)原因:隋第二代皇帝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即位后,骄奢淫逸,连年大兴土木,滥用民力。在位期间,营建洛阳,开业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
说明 隋炀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大规模的反抗,而人民大规模的反抗又为一些地方官吏和割据势力实现其政治野心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农民起义和地方势力的双重打击下,隋朝迅速灭亡。所以,残暴的统治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唐朝的建立
在隋朝的统治摇摇欲附之际,隋朝唐国公、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反隋,攻入长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发动兵变的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因李渊袭父爵为唐国公,故定国号为“唐”),以长安为都城。其后,李渊父子削平了各地分裂割据的势力,再次实现了全国统一。
知识点3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唐时期,总结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改革经验,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新的创置,突出的是设立三省六部制和推行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为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司共同定令立法,参决军国大政。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掌具体事务。
科举制
(1)科举制产生的背景。
隋朝以前,用九口中正制选官,讲究门第,只有高门大族的子弟才能做官,但是到了西魏、北周时期,选用官吏已经不太注重门第。随着统一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重建,最高统治者要求从地主阶级中广泛地吸收有才干的人参加政权,以巩固其统治。按门第高低选用官吏的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这种需要。隋文帝即位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改革选举制度,按德才标准选拔官吏。
(2)科举制的含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