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书介书名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作者张灏年.PDF

书介书名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作者张灏年.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书介书名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作者张灏年

(思-第8 期) 書介 書名: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作者:張灝 出版: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年份:1989 頁數:243 陳慎慶 近年來,中國學者討論基督教文化有轉盛的趨勢。金耀基:「儒家理論與經濟發展:韋伯 學說的重探」(《金耀基社會文選》台北:幼獅,1985)從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關係談到儒 家倫理與東亞經濟發展,劉述先:「當代新儒家可以向基督教學些甚麼?」(《大陸與海外》台 北:允晨,1989)探討儒家與基督教傳統對終極體會的不同,秦家懿與孔漢思(Hans KÜng ) 合著的《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聯經,1989)將中國宗教與基督教神學作文化對話的 嘗試,都是極具啟發性的作品。而張灝提出的「幽暗意識」,可以說是從基督教原罪觀透視儒 家傳統對人性陰暗面體認之不足,頗引起中國學者的注意。 張灝是殷海光的弟子,自由主義傳統的接棒人,現為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幽 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收集了他近年來撰寫的論文、短文和演講稿,反映他對中國民主前景的 感受和思考方向。以下選取撮錄書內文章數篇,作為引介。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是全書的代表性文章,張灝指出西方傳統文化中幽暗意識源於 古希伯來的宗教,而其神話對人性正負兩面有深切的瞭解,一方面人是上帝所造,有不可侵 犯的尊嚴,另一方面人與生俱來有墮落的趨勢。這種體認指出人性不可靠,權力落在人手中, 便成為極危險的東西。基督教思想解決權力問題的途徑,是著眼客觀的法律制度,以求制度 上的限範。這種人性的理解,直接影響西方的自由憲政。美國開國諸父於一七八七年在費城 草擬憲法時,便帶有濃厚的幽暗意識。儒家思想也有人性「雙面性」的體認。正面是人成德 的可能,反面是生命的陷溺與昏暗。但儒家對幽暗意識只是間接的映襯,始終沒有淹沒它對 人性的樂觀精神。在政治制度上,由於人有成聖成賢的可能,權力便應交在聖賢手裏。這便 是「聖王」和「德治」的思想。儒家與基督教不同之處,便在於認為政治權力可由內在德性 的培養去轉化,而非由外在制度的建立去防範。張灝指出,正是儒家的樂觀精神和道德理想, 是中國傳統開不出民主憲政的一個重要思想癥結。 「超越意識與幽暗意識──儒家內聖外王思想之再認與反省」是李灝從儒家「聖王」觀 念去批判中國政治文化的作品。李灝指出「聖王精神」的基本精神認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問 題是政治領導,政治領導的準繩是道德精神。把政治領導交在有道德精神的「完人」手裏, 便是「治平」的關鍵。聖王德治兼有超越意識和幽暗意識的特徵。超越意識主要反映在天人 之際的思想,而天人之際有兩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是「天人相應」,以為人世秩序的基本制 度神聖不可變,這種體認限制了其批判意識,第二種是「天人合一」,以內化超越為前提,蘊 含權威二元化的激烈批判意識。即是說,不單天子可以承受天命,任何人也可憑著人格的道 德轉化而「知天」,臻而樹立一獨立於天子和社會秩序的內在權威。由於儒家的超越意識具有 「天人相應」和「天人合一」的雙重性格,其批判意識始終不能暢發。這是儒家與西方政治 文化異道而馳的重要線索。 幽暗意識方面,張灝指出中國雖然從周初就有「憂患意識」,但憂患意識只代表當時的人 意識到時代的艱難險惡,而幽暗意識則進一步認識到艱難險惡並非偶發的現象,而是植基於 人性。不論先秦的儒學傳統與宋明儒學,其觀念始終未能突破「聖王」的理想模式。與基督 教比較,儒家相信人有體現至善而上通神明之可能,但基督教相信人的德性不論如何提昇, 永遠不能體現至善和神性,人神之間有無法踰越的鴻溝。其次,聖人就是法王,而法王應兼 人王,故倡議政教合一。第三,聖王的樂觀精含有相當烏托邦主義的傾向,但其精神以過去 取向為主,因此有「堯舜之治」和「三代」的憧憬。基督教有的卻是強烈的前瞻性的烏托邦 主義。 總的來說,張灝認為儒家的「聖王」政治理想,含有「政教合一」式的權威主義和烏托 邦主義的傾向。儒家傳統不能在政治上開出民主自由的觀念,便與「內聖外王」思想的偏頗 有密切的關聯。 「新儒家與當代中國的思想危機」是李灝於一九七二年在哈佛大學一個座談會所提出的 論文。文章從宗教哲學的角度去探究新儒家在當代中國所面對的「意義危機」,及其所表現的 性格。對不認識新儒家而想瞭解其思想脈胳的弟兄姊妹而言,這文章是十分清晰可讀的引介。 對基督教神學家田立克有認識的弟兄姊妹,會驚訝新儒家的性格與田立克神學思想有許多相 近的地方。無怪乎新儒家對德國觀念論有所偏愛,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