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钒,赵晓峰,张登君,李报厚,罗世民六方B
第3 卷 第3 期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Vol.3 No.3
2003 年 6 月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June 2003
六方BN 微颗粒表面化学镀镍的动力学
李 钒, 赵晓峰, 张登君, 李报厚, 罗世民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80)
摘 要:研究了平均粒径为104 µm 的BN 颗粒表面以肼为还原剂的微镀镍过程中镍沉积量随时间
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添加剂等对沉积镍动力学规律的影响;不同沉积时刻取样观测表面沉
积金属镍颗粒的SEM 形貌,并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动力学;化学镀镍;氮化硼;微颗粒;表面形貌
+
中图分类号:TQ153.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3)03−0243−05
1 前 言
六方BN(Boron nitride ,氮化硼)为类石墨结构,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磨耗性和自润滑性能.
近年来,金属或合金包覆 BN 复合粉末材料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涡轮发动机诸多部件不同温度
区的可磨耗封严涂层的制备. 以氨为配合剂的镀液体系与以往常用的酒石酸钾钠镀液体系相比,具
有镀液稳定、镀镍层致密、价格低廉等优点,且属无污染的清洁工艺[1] ,颇具工业应用前景.
在传统的酒石酸根配合体系的镀镍动力学报道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5]. 而以氨为配合剂的
镀镍体系的动力学研究至今也未见报道. 本工作对平均粒径为104 µm 的BN 颗粒表面,以肼为还
原剂、氨为配合剂的化学镀镍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2 实 验
化学镀液成份为NiSO 6H O 27 g/L ,(NH ) SO 8 g/L ,水合联氨15 ml/L ,以氨水调节pH 为
4 2 4 2 4
8.0~10.0. 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设定温度(342, 346, 347, 348, 351, 356 K) ,搅拌镀液平衡5 min 以上.
根据文献[1] 的热力学计算,该体系在上述温度下化学镀可自发进行. 在一组实验中加入超过临界胶
束浓度(CMC) 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每100 ml 镀液中加入298 K 的SDS 饱和
溶液1 mL) 以加快化学镀的反应速率;另一组则不加. BN 颗粒在0.5 g/L PdCl2 溶液中浸润活化后,
−3
以15 g/L 浓度加入已恒温的镀液中(镀液中PdCl27.5×10 g/L)并开始计时,每间隔一定时间取样
( 以重力沉降法去掉镀液中悬浮的BN 颗粒,取少量上清溶液样品) ,并用稀硫酸调节pH 值使反应
终止. 将处理后的样品稀释,利用丁二酮肟使镍离子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镀液中Ni2+的浓度
[5] ,进而计算出该时刻金属镍的单位体积沉积量. 由于金属镍的沉积量由测定溶液中Ni2+的浓度计
算得出,所以采用浓度单位,即沉积金属镍的折合浓度.
在不加表面活性剂的一组实验中,在346 K 温度下,从加入BN 核心开始计时,分别取反应
0, 10, 20, 30 和60 min 时悬浮液中的颗粒样品,进行SEM 观察和EDS 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镍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
镍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三段规律. 不同温度下金属镍沉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见图1(a),
收稿日期:2002−12−23 ,修回日期:2003−02−17
作者简介:李钒(1973−) ,男,北京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材料物理化学专业.
244 过 程 工 程 学 报 3 卷
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