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陋俗——以焚烧冥币为个案研究.pdfVIP

面对陋俗——以焚烧冥币为个案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08第28卷第六期 总第56期 梁成红杜鹃’,正此时也。’钱《塘县志》三十六卷 (清康熙五十七年 面对陋俗 刻本)载: (‘七月)僧家建 盂‘兰盆会’,延僧众施食。男女诣寺丰f于 荐度亡,盛烧纸定,以资冥福。’ 《临安县志》四卷 (清光绪十一年 — — 以焚烧冥币为个案研究 活字印本)载: 清‘明,男女诣墓拜扫,标纸幡,燃褚钱’。嘲”这 里主要分析了产生焚烧冥币这一社会现象的思想文化或意识形态方 缪雪峰 面的原因,很明显,产生焚烧冥币这一现象还与火的发明、造纸术 的发展等技术原因有关,但从祭祀用品所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也可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以看出引领这一现象发展的决定性原因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 当我们了解了焚烧冥币这一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时,还必须去 L摘 要j同一习俗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得到不同的反应。焚烧冥币 解释这一社会现象所实现的功能。因为它所实现的功能正是这一现 习俗在过去或今天的一些农村中是神圣的,然而却被今天的许多城市居民看成是 象持续到今天的直接动力。如果结合焚烧冥币所处的具体社会和文 陋俗并想办法将其革除。在革除前。制定政策者应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实现的 化环境,运用功能主义的观点分析其某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把焚 功能及在现代社会的变迁,更要明白任何习俗的形成和消亡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 烧冥币习俗的功能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程,革除焚烧冥币习俗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1.心理补偿功能。先民们甚至是现代的民众都有一种对灵魂敬 L关键词J陋俗:焚烧;冥币 畏的心理,在亲人去世后,一则他们害怕鬼魂来惩罚;二则是缅怀 习俗一词指 “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相承、相沿成习的生 故人,满怀感恩之心:三则希望先人能够保佑家人健康长寿、平安 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和顺、丰收富裕:四则弥补亲人生前的遗憾。即使是不孝之子也要 某一习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中并没有善、恶之分,但当人们用现代 尽可能多地焚烧冥币来提供去世的人在阴问的生活用品和钱财,就 的观念去解释古代的习俗时,在当代价值观的支配下把遗留在目前 在这样的祭拜中,人类认为已将自己的声音传达到了 “彼岸世界” 社会中的习俗分成了善俗、平俗和陋俗三大类。正如泰勒所认为的 并得到了神的期许,这使他们的焦虑得到宣泄,这种行为有效地使 那样:“现实中残存着无意义的习惯,它们在当时曾经具有实用意义, 他们在现实的困境面前重新获得了信心和力量,获得心理满足。 至少为了礼仪性的目的而为人们遵守,但当它被移植到新的社会后, 2.社会整合功能。个体的人总是倾向于与一群人共享某一文化, 由于完全丧失了其原先的意义,于是就成了无聊的旧习……” 现 因此文化总是表现为群体性、民族性。在焚烧冥币这一集体活动中 代社会所谓的陋俗就是指与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 个人得到家族、宗族的认同,同一宗族在文化上得以整合和维系。 观相背离的习俗,比如焚烧冥币污染环境、浪费金钱,又和现代社 而尤其对民族远祖的崇拜则体现了更深沉的爱国情感,近年来,我 会绝大多数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相违背,所以清明节前后网 国也越来越重视祭祀黄帝陵的活动,今年的清明节,许多海外华裔 上许多人士痛斥了仍然 “愚昧”的中国人。但在愤怒之前,我们这 都不远万坐赶来参加祭拜。清明节时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也都 些文明人有必要深入了解这一 “陋俗”产生的原因、功能及仍然存 都要去烈士陵园祭拜,在祭拜时爱国的情感油然而生。就是在这样 在于现代社会的原因。 的集体活动中,群体或民族意识被激发,个人最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