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度综合评价及分析摘要: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设计了评价城乡融合度的综合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实体,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测度城乡融合关系。评价结果显示,湖北省的城乡融合度较高,其次是江西省,安徽省居六省的末位。最后,根据中部各省城乡融合度指标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度;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1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而言,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进行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人类社会的城乡发展史基本上可概况为这样一个过程: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所谓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融合并不是要消除城乡差别,而是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集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一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学者概括说,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的现状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其城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根据2005年中部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中部六省城市化率最高的湖北省也仅为43.2%,最低的河南省为30.65%,整体城市化水平都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为安徽省40.94%,最低的河南省仅为29.93%。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人均GDP最高的为山西省12321元,最低的安徽省为8810元。城乡收入差距都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3.21。最低的湖北省也达到2.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最大的为湖南省,达到16.2%。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别也很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之和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0.35,最小的为山西省0.09,江西省的二元劳动生产率为山西省的3.9倍。可见,中部各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综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三、城乡融合的度量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对城乡融合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集中在对其概念的探讨和实现对策的研究上,从定量上分析城乡融合程度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建立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给出各地区城乡融合的横向比较。
(一)城乡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融合的发展状态,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指标体系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性和全面性;(2)适用性和可行性;(3)区域性和可比性;(4)统计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评价城乡融合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确定城乡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子系统、16个单项考核指标。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融合程度。
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以下指标:X11为人均GDP(元),X12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3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14为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X15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下列指标:X21为人口自然增长率(‰),X22为城镇人口比重(%),X23为养老保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压实系数下松散土方量计算.doc
- 不同掺量Sasobit沥青结合料性能探究分析.doc
- 不同抗根结线虫砧木嫁接对番茄性状影响.doc
- 不同木酢液对叶菜生长作用.doc
- 不动产税基评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 不同烟熏剂防治农业生态园病虫害对比试验.doc
- 不同类型村庄规划建设初探.doc
- 不同防渗形式下大坝基坑渗流场数值模拟.doc
- 不同财产关系对家庭关系影响.doc
-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品牌作用.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中医内科学课件:胃痛.ppt
- 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引及标准图集(试行).pdf
- 基于SpringBoot技术的论坛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 本科毕业设计—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doc VIP
- 世界甲状腺日甲状腺健康科普PPT.pptx VIP
- 电力线路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第32课《让思维活跃起来》课件2024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下册 .ppt
- 山东省(烟台市、德州市)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黑龙江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