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思考摘要:在发展低碳经济如火如荼的今天,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要发展为低碳县域经济。在新的发展时代背景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既有发展的优势,也存在发展的制约因素,即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的限制、县域经济中低碳技术应用的不足、县域经济中传统的农业、工业“高碳”发展、管理的缺位与制度的匮乏、农村落后的高碳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由此,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牡丹江县域经济发展应遵循的思路是发展特色低碳经济,实现特色经济的低碳化。通过构建特色低碳农业、特色低碳工业、特色低碳服务业来实现牡丹江县域经济的低碳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牡丹江;县域经济;特色经济
牡丹江地区作为我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县域经济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提升,更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改变,即要实现低碳县域经济的发展。牡丹江地区的县域经济既存在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的限制,如何抓住优势、摆脱限制,实现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总量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号召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总量的提升。2009年,全市县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亿元,是2005年的2.2倍,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64.3%提高到68%。2009年,全市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820元,比2005年增长91%,年均增长17.5%;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41元,比2005年增长101.8%,年均增长19.2%;县域城乡居民人均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为35481元,比2005年增长59.6%,年均增长12.4%。
2.能源利用状况改善
在能源消耗方面,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在节能减排方面进步明显,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以工业为例,各个地区产值单耗均有下降,但水平各不相同。2009年,牡丹江地区6个县(市)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如下:宁安市源消耗量最高,为12.65万吨标准煤,东宁县次之,为10.23万吨标准煤,林口县、绥芬河市、海林市、穆棱市分别为7.31、4.15、4.20、5.08万吨标准煤,其中绥芬河市最低;在工业产值单耗方面,在6个县(市)中海林市最低,绥芬河市最高,分别为0.25、1.52吨标准煤/万元,其中宁安市、绥芬河市、林口县产值单耗超过全市水平,其余地区均低于全市产值单耗水平。
3.环境保护加强
牡丹江地区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关注,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各县(市)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增加幅度较大,2009年达到1.7亿元,支出总额是2005年的34.1倍;其次,对污染排放的处理增加,废水、废气的排放达标率提高较大,2009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9.4%,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到95.6%。同时,牡丹江发布了生态县(市)建设指标,制订了《生态县建设规划》,从第三产业占GDP比例、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方面进行考核,对县域生态环境逐步开始进行保护。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1.延边开放的口岸优势有利于发展临岸经济
牡丹江市区位交通条件良好,口岸发达,发展临岸经济的优势巨大。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的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长达211公里,境内公路、铁路、航运便捷。牡丹江是我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毗邻俄罗斯口岸优势明显,也是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牡丹江处于哈尔滨一牡丹江一俄罗斯海参崴一日本新泻和哈尔滨一牡丹江-图们-日本海两条国际大通道的要冲。境内县域经济发展的口岸优势巨大。绥芬河铁路口岸及公路口岸、东宁公路口岸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是国家一类口岸,也是黑龙江省连接俄罗斯的唯一铁路通道,黑龙江全省规模最大的口岸。
2009年,绥芬河市被国务院批准为中俄边境唯一一个综合保税区,哈牡绥东贸易加工区目前已形成规模,形成了五大进出口产业集群。巨大的口岸优势造就了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临岸经济优势。
2.第三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
牡丹江市享有“中国雪城”、“塞北小江南”的美誉,旅游业发展基础良好,2009年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作为中国降雪最多最后的地区,牡丹江冰雪资源丰富,山地滑雪场数目最多,雪堡规模世界最大,县域范围内冰雪旅游资源丰富。牡丹江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良好,是黑龙江省森林环境林木生长条件最好地区之一。全市有林地面积达2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1%,有2.1亿立方米的森林活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