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淮河治理规划有关问题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淮河治理规划有关问题探究

关于淮河治理规划有关问题探究【摘 要】笔者曾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淮河中游行洪区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经过淮河1991、2003.2007年大水的印证,当时的意见和建议不乏妥当。近期,笔者对淮河治理规划的有关问题,又有了新的考虑,再次提出,旨在为规划和决策者以提示。 【关键词】 淮河;治理规划;有关问题;研究 Governs the plan related question research about Huaihe River Fan Jixing 【Abstract】The author was the late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the Huaihe River flood zone, made som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through the years 1991,2003,2007 Huaihe River flood proof, when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Recently, the author of the Huaihe River planning issues related to governance, there are new considerations, again, aimed at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ers in order to prompt. 【Key words】Huaihe River; management planning; the problem; research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淮河的治理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号召的感召之下,经过多次大的治淮规划和两次大的治淮高潮,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修好”目标,也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淮河-害河”状态,目前淮河流域人民几乎达到“安居乐业”水平。就淮河治理规划问题,笔者不敢妄议,但有些考虑。 1.关于行洪区治理规划问题 笔者在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1989年,曾撰写《浅谈行洪区在淮河中游防洪中的作用》,就沿淮行洪区的有关问题从行洪区的运用与经济、社会因素问题入手,进行了行洪区的过流能力质考,提出了关于行洪区治理规划的建议,淮河“91大水”后,该文章经过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对行洪区问题的探讨》在安徽省蚌埠市水利学会召开淮河防洪问题研讨会上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随后《治淮》杂志于1991年第11期以《行洪区的规划与建设》为题,进行了摘要发表。 《行洪区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以下几点:①应本着扩大河道排洪能力,使洪水畅泄入江入海的原则,采取两岸堤防大退建方案,结合挖槽切滩疏浚之举,意即“高筑墙、深挖槽”。②对于行洪堤来说,在满足河道泄量要求的条件下,该弃则弃、该保则保、保弃结合。就是说,毫不痛心地废弃没有保的实际意义的一些低标准行洪区,切滩清障之后全部用来泄流;对于一般标准的行洪区,采取退堤防守,放弃一部分河滩地之后,提高堤防标准而保之,退堤以外的滩地不作防守并结合切滩挖槽让以洪水之通道,退堤以内的范围除非常洪水年份而不淹,而对于正阳关以下的高标准行洪区,也采取退让之策,将退建后的堤防提高标准,变行洪堤为一般堤防标准,使之在一般洪水年份不予启用,特大洪水年份,列入临王段,正南淮堤、黄苏段等一般堤防之前破堤行洪。③关于行洪区的洪水控制问题,通过采取前述退与守的治理后,对一般标准的行洪区,可以考虑兴建一些闸坝控制工程。对提高防守标准变为一般堤防的,按规划设计标准加高加固,一旦运用炸口过流。④在今后的“大治”过程中,非常需要用科学的头脑,认真对待淮干中游地区的行洪区问题,采取积极、稳妥、有效的措施来扩大淮干泄量,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减少行洪机遇,以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91大水”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对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尤其是2003年淮河发生仅次于1954年洪水,再次兴起治淮高潮,对淮河进行全面治理,其中,关于行洪区的治理措施,不乏雷同。比如:合理废弃行洪作用不大的行洪区、退堤切滩、兴建行洪区进出口控制工程、行洪区安全建设等。 但从目前已经采取的治理措施来看,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淮委所做的《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简本》(2003~2007年)提出:“行蓄洪区调整应结合淮干河道整治进行,并根据各行洪区的具体情况,优化行蓄洪区调度运用方案,协调好行蓄洪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提高行蓄洪区的防洪标准。通过退堤、切滩、疏浚等工程措施,扩大行洪通道。采取有退有保、有平有留的方式,取消或减少行洪区,巩固和改建蓄洪区。对面积较小、准较低、居住人口较少的行洪区予以废弃;对部分行洪区堤防进行退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