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持久性收入对山东省农民消费影响
持久性收入对山东省农民消费影响[摘要]最近几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增长缓慢,农村消费不足的问题尤其严重。山东是农业大省,对山的农民消费的分析有利于山东省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其他省市提供借鉴。本文选择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分析山东省农民消费问题,并运用山东省农民的消费数据进行了计量经济学分析,最后从增加持久性收入和提高持久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方面提出政策性意见,以增加山东省农民消费。
[关键词]农民消费;持久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6-0015-05
农民消费不仅是农业再生产的基本环节之一,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扩大农民消费,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民也相对比较富裕,但农民消费水平却并不高。对山东省农民消费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找出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并据此实施相应的对策。
一、山东省农民消费分析的理论选择
目前,西方消费理论是发展比较完善的分析消费问题的理论。西方消费理论包括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等。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假定消费是人们收入水平的函数,其基本公式是:c=α+βYt,(式中C为现期消费,α为自发性消费即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t为即期收入,βYt表示引致消费),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的和,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即期收入。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人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其理论核心是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示范效应指人们会受周围人消费水准的影响决定自己的消费,如果周围人的消费水平高于自己,处于对社会地位和面子的考虑,即使收入较低,他也会打肿脸充胖子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棘轮效应是指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的影响,消费者容易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即消费具有不可逆性。
无论是绝对收入假说还是相对收入假说都是即期模型,均不符合消费者的最优决策。因此,弗里德曼在新古典主义框架下将消费的即期决策推广到跨期决策,提出了持久性收入假说。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收入分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连续的、带有常规性质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一时的、非连续的、带有偶然性质的收入。弗里德曼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暂时性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性收入决定,即消费者总是按持久性收入消费。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不能断定收入的增加是否会一直继续下去,因而不会马上充分调整其消费。同样,收入下降的时候,消费也不会马上发生相应的下降。然而,如果在长期内人们发现收入变动是持久性的,人们就会在持久性收入水平上充分调整其消费支出。因此,一次性暂时收入的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很小,而持久性收入的变动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化就很大,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总是低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西方消费理论对中国农民消费问题研究的适用性需要结合中国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消费品供给短缺,农民的选择较少且只能基本维持温饱,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来解释这一时期的农民消费问题。改革开放后平均主义格局被打破,农民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增强,农民的消费行为经常会受到周围人消费水准的影响,这时期农民的消费问题可以用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解释。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和完善,消费品比较充足,消费品价格完全放开,农民有完全的消费选择自由,是否消费的主动性完全掌握在农民自己手里。不仅如此,农民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民有了提前消费的观念,即根据自己的持久性收入情况适当地借钱消费一些耐用品和奢侈品。随着金融消费信贷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流动性约束相对减少,更为按持久性收人进行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与此同时,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民实行了多予少取的政策,增加了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的资金,建立了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对农村税费进行全面改革,农民负担减轻,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也被提上了日程。另外,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增加了农民的基础性收入,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增多,也为农民增加了稳定性收入来源。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因此,收入对我国现时期农民消费的影响中,以持久性收入的影响最大。
目前,山东省农民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的消费观念不断更新。2005年山东省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9.8%,到了40%以下,已经迈进联合国粮农组织根据恩格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定期报告信息披露变迁及其评价.doc
- 我国宏观经济走向及政策.doc
- 我国实施绿色会计问题及对策.doc
- 我国审计质量相关问题及对策探究.doc
- 我国家庭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变革方向.doc
- 我国对外经贸关系面临机遇及挑战.doc
-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对策分析.doc
- 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中问题及对策.doc
- 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做出重要贡献.doc
-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战略转变.doc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