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菜根肿病生态综合防控技术
白菜根肿病生态综合防控技术白菜根肿病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而且有加速蔓延的趋势。目前的防治方法一是轮作,但由于受土地面积的限制,不能做到间隔较长的年限进行轮作;二是用石灰调整土壤酸度,但石灰用少了不起作用,用多了又影响白菜生长。三是发病初期用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0.4~0.5 kg,或55%敌克松粉剂1000倍灌根,或用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灌根。上述防治方法的不足是防治效果一般,而且用的农药是有毒农药,在当前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今天,这种防治方法并不提倡使用,必须发明一种既环保又效果好的防治方法。大安镇农业站农艺师朱英东10余年来一直专心研究大白菜根肿病发病原因和防控方法,并取得实质性突破,能够彻底根治大白菜根肿病,如连续使用该全套技术5年以上的地块,土壤能得到充分改良。该项技术在大安镇已推广40多hm2,采用该项技术的地块,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为零,而未采用此项技术的地块平均发病率为10%。严重的地块发病率达60%。
一、症状
白菜根肿病在白菜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生,病株根部肿大呈瘤状,主根上的肿瘤较大而数量少,侧根和须根上的肿瘤较小而数量多。发病初期病株生长缓慢,基部叶片常在中午凋萎下垂,早晚恢复,后期基部叶片变黄枯萎,发生轻的大白菜包心不紧,重病时不能包心,甚至于整株枯死。
二、发生特点
1.病原
为芸薹根肿菌,属粘菌。休眠孢子囊在寄主细胞里形成,球形或卵形,壁薄,无色,单孢,大小(4.6~6.0)μm×(1.6~4.6)μm,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洋梨形或球形,直径2.5~3.5μm,前端具两根长短不等的鞭毛,在水中能游动,静止后呈变形体状,从白菜类蔬菜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演变和扩展,从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致根系形成肿瘤,最后病菌又在寄主细胞内形成大量休眠孢子囊,根瘤烂掉后,休眠孢子囊进入土中越冬。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粘附在种子上越冬,并可在土中存活10~15年。孢子囊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事操作等传播,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寄主,经测10d左右根部长出肿瘤。病菌在9~30℃均可发育,适温23℃,适宜相对湿度50%~98%。土壤含水量低于45%病菌死亡,适宜pH 6.2,pH 7.2以上发病少。一般低洼及水改旱田后或氧化钙(CaO)不足发病重。
三、大白菜根肿病近几年在全世界蔓延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酸雨,酸雨与土壤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共同作用,造成土壤进一步酸化,酸化的土壤有利于根肿菌的发育和繁殖。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种群及数量的减少,造成生态位的空缺,为根肿菌的生长蔓延提供了空间。土壤中增强作物抗病力的元素大大减少,例如钾、钙、硅、镁、硼等,致使白菜的抗病性降低。
四、生态综合防治技术
此项技术是根据根肿病发生的机理而设计的,围绕创造土壤局部强碱性环境、补足增强白菜抗病性的肥料及增加土壤有益菌群3个方面进行技术组合,由于不用农药,强调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变,所以称为根肿病生态综合防控技术。
1.主要技术
使用主要技术,即能达到防病目的。
(1)草木灰拌土盖种
将草木灰与田土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拌均匀后,用混拌好的土覆盖种子,然后用喷雾器在上面浇足水。
(2)重施草木灰
施用充足的干草木灰和腐熟的农家肥。每667m2施干草木灰250 kg,根肿病严重的地块300~400 kg,沟施,在施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之后,将草木灰施在农家肥料之上,以达到在白菜根区创造碱性环境的目的。667 m2施腐熟农家肥料5~6m3。
(3)合理测土配方施肥
氮磷钾配方合理,补充充足的钙、硅、镁及微量元素。根据大安镇的土壤严重缺钙、硅、钾的状况,建议每667 m2施过磷酸钙50~75 kg。硅酸钠20kg,氯化钾(60%)14 kg。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其他地区则根据本地的土壤化验结果,确定合理的施肥配方。
(4)喷施EM原液
在施完基肥后,在垄沟内喷施300倍液的EM原液,然后合垄。播种后在播种穴内喷施300倍的EM原液,使白菜种子一萌发即在有益菌的影响范围内,出苗后,苗3叶1心时,喷施第3次,也是300倍液,重点向根部喷施。
2.附加技术
使用附加技术,将取得更好的效果,适于发病重的地块。即在保证使用上面技术的同时,使用下面的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
大白菜对根肿病的抗性存在着品种差异,各地要注意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抗病品种,在大安镇经过近几年的试验证明CR1、CR2两个品种抗根肿病,比其他品种发病率要低得多。
(2)叶面喷施化肥精
天津市植物营养研究所研制生产的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