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纳米银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研究 - 物理学报.PDF

纳米银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研究 - 物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银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研究 - 物理学报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2, No. 19 (2013) 197202 纳米银增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吸收的研究* 1† 1 1 2 1 1 1 李国龙 何力军 李进 李学生 梁森 高忙忙 袁海雯 1) ( 宁夏大学宁夏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银川 750021 ) 2) ( 北方民族大学, 银川 750021 ) ( 2013 年4 月22 日收到; 2013 年6 月27 日收到修改稿) 基于共轭聚合物给体材料P3HT 和富勒烯衍生物受体材料PCBM 共混的体异质结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 其空穴载流子迁移率低而限制了P3HT:PCBM 功能层厚度, 从而影响了器件对入射光的吸收. 在聚合物功能层内引 入金属纳米颗粒可以利用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增强器件内电场并改善器件的光吸收. 本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方法模拟得到了聚合物功能层内包含了直径为50 nm 纳米银球并且球间距为 ◦ 50 nm 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在波长分别为400 nm 和500 nm 照射时的二维光电场分布以及入射角分别为 15 , ◦ ◦ 45 , 60 时包覆纳米银聚合物功能层横截面内的光电场强度分布; 计算得到了银纳米颗粒尺寸分别为10 nm, 20 nm 和50 nm 时以及分布在空穴传输层PEDOT:PSS 的纳米银器件的光吸收; 并计算了斜入射时包覆纳米银的聚合物功 能层光吸收. 理论分析表明: 聚合物功能层加入纳米银球后, 因为纳米银球的表面等离子体效应使入射光在功能层 内散射增强而使器件内的光电场重新分布; 直径较大的纳米银颗粒能产生大角度的光散射, 更有利于聚合物功能层 对光的吸收. 这里, 基于有机银盐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颗粒并制备了银等离子体增强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其结构 为: glass/ITO (∼ 100 nm)/PEDOT:PSS (40 nm)/P3HT:PCBM (∼ 100 nm)(nano-Ag)/LiF (1 nm)/Al (120 nm). 该器件与平 板器件的性能对比实验证实: 通过在聚合物功能层内上引入纳米银颗粒可以有效增加器件光吸收并改善器件电学 性能, 器件外量子效率在520 nm 处最大增加了17.9%. 关键词: 纳米银,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时域有限差分,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PACS: 72.40.+w, 88.40.jr, 84.60.Jt DOI: 10.7498/aps.62.197202 Stenzel 等首先把金属纳米颗粒用在ITO-CuPc (酞 1 引言 菁铜)-indium 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里, 获得了2.7 10 倍的光电流增强 ; Westphalen 等在ITO 和zinc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因其柔性而易于制备, 成本 phthalocyanine 之间加入银簇层后使得器件性能得 低廉, 光学吸收波长的可调控性等优点1−3 , 对于 11 以改善 . Monfa 等将金属等离子效应应用到有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价值. 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