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怡亲王府藏书考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怡亲王府藏书考论—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 八十期 2 0 1 4年5 月 頁109~ 1 43 臺 灣 大 學 文 學 院 DOI: 10.6258/bcla.2014.80.04 清怡親王府藏書考論— ∗ 以新發現的《影堂陳設書目錄》為中心 侯 印 國∗∗ 摘 要 怡府藏書未受到應有的關注。怡府實是清代乃至整個中國藏書史上藏 書最多的重要藏書家之一。學界對其藏書的來源、流向、規模及刻書情況、 《怡府書目》的編纂時間、怡府主人名號等均存在錯誤的認識,尤其是其 藏書來自徐乾學、季振宜的舊說,以及將怡府安樂堂、明善堂與乾隆樂善 堂相混淆等錯誤,被學界陳陳相因,沿誤至今。本文利用新發現的怡府書 目《影堂陳設書目錄》,及其他新的珍貴材料,並對分藏世界二十餘圖書 館的怡府舊藏書籍數百種予以考察,對怡府藏書做系統的考論,在怡府藏 書之規模、書目之編纂、藏書之聚散及怡府藏書樓名、刻書情況等各個方 面提出新的認識。 關鍵字:怡親王 《怡府書目》 《影堂陳設書目錄》 弘曉 藏書 102.06.05 收稿,103.02.11通過刊登。 ∗ 本文的撰寫緣起於導師武秀成教授提供的課堂作業選題,撰寫過程中得到武先生、 導師徐雁平教授的悉心指導,並得到蔣寅先生及其高足北京國家圖書館劉鵬先生的 指點,在此致以誠摯感激。也要感謝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部主任李丹女士、同窗劉 仁同學提供的幫助。特別要向匿名審稿專家們致以謝意,他們惠予精審的審稿意見, 使拙文得以避免大量疏漏,拙文改定時吸收了專家意見。本文是南京大學社會實踐 學生示範項目成果之一。 ∗∗ 南京大學文學院古典文獻學系碩士研究生。 110 臺 大 文 史 哲 學 報 一、前 言 康熙六十一年(1722) ,雍親王胤禛繼位。雍正元年,與其關係密切的皇十 三子胤祥(因避雍正諱,亦稱允祥)即被封為和碩怡親王。之後又因允祥才幹 卓絕,怡親王得到「世襲罔替」的資格,成為滿清第九位「鐵帽子王」。允祥 雍正八年五月薨,諡曰「賢」,故史稱怡賢親王。此後又經歷了怡僖親王弘曉 (乾隆四十三年薨)、怡恭親王永琅(嘉慶四年薨)、怡親王綿標(嘉慶四年 卒,嘉慶五年追封)、怡恪親王奕勳(嘉慶二十三年薨)、怡親王載坊(嘉慶 二十五年薨),直到咸豐十一年(1861),慈禧太后賜末代怡親王載垣自盡, 怡親王家族綿延近一百四十年。怡府藏書久不為世所知,「乾隆中四庫館開, 天下藏書家皆有進呈,惟怡府之書未進。」1直到載垣死後數年,藏書流出,學 者才略窺其規模。筆者根據《怡府書目》、《影堂陳設書目錄》以及國內外各 大圖書館所藏的有怡府印記的善本統計,怡府藏書超過五千部,近二十萬卷。 其中僅宋本便超過百部,雖略少於黃氏百宋一廛、陸氏皕宋樓,但在有清一代 私家藏書中,可謂雄踞前列,睥睨眾家。長期以來,學界對怡府藏書的認識不 盡準確,本文以新發現的《影堂陳設書目錄》為中心,對怡府藏書的實際情形 予以考證。 二、怡府的兩部藏書目錄 怡親王府之藏書目錄,早為學界所知的是《怡府書目》,北京國家圖書館 藏怡府清稿本四冊,不分卷,半葉十行,行字不等,著錄圖書4500 餘種,依次 著錄序號、書名、版本、套數、冊數。其中宋元版計165 種。此目為排架目錄, 不分類,但據其著錄圖書之編號起止,可以視為分十七類。卷前鈐「怡親王寶」 朱方、「怡王訥齋覽書畫印記」白方、「訥齋珍賞」白方等印。此前學者均認 為這是允祥或弘曉藏印,如著名紅學家馮其庸先生曾據此藏印判斷:「這個抄 本(筆者按,指《怡府書目》)是第二代怡親王弘曉時的東西,因為訥齋是弘 2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弘曉去世後十餘年始為怡親王府教席的樂鈞 曉的齋名。」 1 清‧陸心源,〈婺州九經跋〉,《儀顧堂續跋》卷一,《儀顧堂書目題跋彙編》(北 京:中華書局,2009 ),頁257 。 2 馮其庸,《敝帚集 馮其庸論紅樓夢》(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