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领悟新鲜感语言的作用 - 瓯海实验小学.doc

1看图领悟新鲜感语言的作用 - 瓯海实验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看图领悟新鲜感语言的作用 - 瓯海实验小学

给语言一点“新鲜感” 瓯海区实验小学 郑爱芳 ★教学背景 课标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的习作目标中分别有这样的要求: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第二学段)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第三学段)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第四学段)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与“表达力求有创意”,都是对孩子习作语言的要求,要求有个性。 2.教学的现状 实际上,这是一个教学空白点。教师没有意识地引导,教材的语言乏味、苍白,无怪乎孩子的习作语言套话连篇了。 ★教学目标 1.鉴赏习作中有个性的“新鲜感语言”, 能识别套话与个性化语言,发现个性化语言的独特魅力。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利用创意的比喻、夸张或拟人等修辞方法,尝试用富有新鲜感的个性化语言,写一个小片段。 3.能积极购买、借阅富有个性化语言的系列好书,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课时渗透创意思想之魅力 同学们,你们玩过手机上的益智游戏《成语玩命猜》或《看图猜成语》吗?我这有三幅图,猜三个有难度的成语。 我的姓名,分别藏在这三个含贬义色彩的成语中,猜猜我可能叫什么名字?一猜就中好的作文,要读褒义词)这就是对你们的要求。今天我们要上 课外阅读时,遇到 2)终于爬到山顶啦!我笑逐颜开。 3)春末的天气变化多端,忽冷忽热。 4)天哪,我完全可以想象,他那皱巴巴的试卷被揉得乱七八糟。 熊翊佐真是传奇的公鸡王。他带着绿巨人的力气,雷神索尔的霸气,美国队长的神气,蜘蛛侠的灵气,钢铁侠的怒气而来。 (五个相似的句子,这么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板书:排比) 2.分小组,同桌练习,试着换成有点意思的新鲜感表达。请注意:教室里就是允许孩子们出错的地方。大胆地讲,错了或不够好一点关系都没有。等会儿,我请谁发言,谁都不能愣着不吭声。第一组任意选。交流。 3.出示佳句学习。 4.比较异同。 毫无疑问,使用创意修辞的新鲜感句子是魅力无敌啊! 小结:只要肯动脑,你们可能写得更精彩。 四、在实践中触摸个性化表达 1.发提纲,尝试写。(见提纲) 上面这些表达,也是我们 (5分钟,谁的语言最有创意,奖励这本有魔力的习作集子。我从不提倡孩子读作文书,但这本书是个例外,每一位读这本书的读者,都会无数次笑出来。作者简介。) 2.交流。(上台读,点评,评出最佳表达) 五、总结时深化个性化之认识 1.看图领悟新鲜感语言的作用。 推荐具有新鲜感语言的图书 妙用陌生化成语 同学们,请告诉我,今后你们写作文用不用成语?当然啦,成语言简意赅,用得高明,会有特效(出示例句)。巧用陌生化成语,也是新鲜感语言的小绝招。 新鲜感语言并非万能的 同学们,新鲜感语言并不是万能的。比新鲜感语言更重要的是什么?一篇文章,假如没有真情实感,假如言之无物,再多的新鲜感语言都是白搭,越多,越给人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感觉! 反思:最后一个环节,请用事例来比较,显得不空洞。 《给语言一点“新鲜感”》教学反思 先说说我的教学缘起。 “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与“表达力求有创意”,是《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与第四学段的习作要求之一。第三学段,我尝试让孩子写有“新鲜感”的句子,算是两个阶段的衔接教学吧。 其次,时下习作课堂教学与习作教材中,都只告诉孩子写什么,对怎么写几乎无人问津。这种教学的弊端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的习作光有字数的突破,却没有表达的质量,套话连篇,口语泛滥。 这一节课,我先后在本校六年级五个班上过,又在茶山二小、平阳梅源小学六年级与瓯海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娄桥校六年级上过。孩子们与老师听后,都深有启发:原来语言是不可滥的,要有自己的创意,就像一个精于打扮、追求衣着个性的女孩子,穿衣的大忌是撞衫。 这么多次执教之后,我忽然发现,在语言的新鲜感这一点上,与孩子平时的阅读有一种很微妙的尴尬的关系。读得越多,语言的个性化越少;不读或读得很少的孩子,语感也许不那么精准,语言表达上倒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当然,上面也许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二者并不构成正比关系的。事实上,我发现的是一种零起点。读得多的,语言未必有创意,读得少的,语文未必没创意。为什么?关键在于平时,平时我们语文老师对这一方面的引导是比较欠缺的。 我本人执教的两个班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个性的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平时的阅读与习作中没有引导的,这种创意就似凤毛麟角了。 我想:我所要反思的也许是许多语文教师同时值得反思的。 此外,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是否积极,与我本人是否用心激励有关。在语文基础最好的班级,就是因为我本人的激励较少,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就低了。教学效果也就有所欠缺了。 我想反思什么?身为一个语文老师,希望自己平时能引导孩子去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