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贸顺差疏导之策
外贸顺差疏导之策
[摘要]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多年累积的外贸顺差产生的负效应,特别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冲击。分析了外贸顺差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了疏导外贸顺差的政策建议:调整外汇储备制度,运用税收杠杆,调整开放策略,扩大内需等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结售汇制度 外汇投资公司
从1994年至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已连续13年呈现顺差, 2007年这一势头仍将保持,这固然令人可喜,但亦是喜忧参半。贸易顺差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给经济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难题:不断积累的贸易顺差对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产生很大冲击,反过来,企图抑制顺差的宏观政策措施却又难以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贸易顺差如何“疏导”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一、外贸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2006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项目顺差2409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为100亿美元,可见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账户顺差)已远远超过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主要来源。持续顺差显著干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1.持续顺差制约了央行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自由度,成为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持续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被动发行基础货币。近年来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使购买外汇已经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以2006年为例,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按年均汇率央行投放基础货币14149.9亿人民币,以货币乘数为5计算,派生货币总量70749.5亿元,约占2006年货币供应量(M2)的五分之一左右,可见现阶段的流动性问题与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对央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制约直接相关。
2.持续顺差使 “对冲”操作产生副作用,削弱了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对于外汇占款形成的高额人民币被动投放,央行常用发行央行票据方式进行对冲干预,初衷是减少流动性货币。但是,大量、长期的顺差会导致大规模的对冲,从而产生诸多难题:一是发行央行票据要支付利息,每年数万亿的票据发行使央行为对冲操作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二是央行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面对顺差导致的巨额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三是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和短期市场利率上升的副作用,四是持续顺差难免会给国际投资者形成很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刺激外汇大量涌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
3.持续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持续外易顺差形成了巨额外汇储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汇率波动十分激烈的背景下,过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难度。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主要是美元,近年来美元汇率持续走低,使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外汇储备的缩水不可避免。也使我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境地:若为了改善币种结构而大量抛售美元,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导致国际汇市恐慌,美元汇率暴跌;若不改变现有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不抛售美元,又将导致本币升值压力增大,刺激外汇储备更快增长。为减轻外汇储备对国内货币市场影响,央行必须通过回笼现金或提高利率方式来减少货币供给,但这恰恰会拉动本币升值;反之,为降低升值压力,央行如果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这会使本来就因外汇储备而很宽松的货币市场雪上加霜。
二、外贸顺差只能疏导,不能抑制
由于持续顺差的负效应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部分学者提出了“压顺差”的观点,寄希望予“压出口”达到贸易平衡。笔者以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外贸顺差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仅仅采取抑制顺差的调控政策恐怕难以生效。
1.中国现阶段外贸顺差持续的原因
导致中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因素有很多,如产能过剩、国际产业转移、进口替代能力增强等等,这些因素均可归结为两个根本原因:高储蓄率与加工贸易。
(1)高储蓄率与外贸顺差
按照宏观经济学原理,外贸差额应与储蓄与投资之差相等。即X-M=S-I,这里的S是宏观意义上的国民储蓄,是一个流量指标。企业利润、政府预算盈余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余额都属于宏观意义上的国民储蓄。居民、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国民储蓄形成国内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民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部分形成经常账户的盈余,其中主要是贸易顺差,所以国民储蓄越是大于国内投资,贸易顺差就越大。中国近年来一直呈现居民储蓄率、政府储蓄率、企业储蓄率“三高”局面,并且储蓄率一直高于投资率。储蓄是一定要转化为投资的,国内吸收不了的储蓄就决定了中国必然以出超的方式将资本借给存在储蓄缺口的国家,从而形成对外债权。所以,高储蓄率是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可以预见,只要国民储蓄率高于投资率的情况不变,贸易顺差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4张PPT).pptx VIP
- 分析化学英文课件CH01 Introduction 0830.ppt VIP
- 【新】珠海市纳税百强企业名单(权威).docx VIP
- 某水厂反恐应急预案范本.pdf VIP
- 2025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招聘合同制人员1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doc VIP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旋变零位初始角自学习方法及系统.pdf VIP
- 2025年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库以及答案(160题完整版) .pdf VIP
- GB50068-201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doc VIP
- 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练习题(附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