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学习“新基础教育”,深刻反思教育工作 --珠海市教育指导中心 刘宏光 2007年11月22日 教育的困惑 先进理念与现实的差距 三维教学目标难以全面落实 教育结果成绩不佳 社会对教育的认可度不高 不同工作状况的教师都有不同的困惑 教育理论艰涩、空洞与教学实践单调、重复之间的矛盾 获奖感言-叶澜 在我的教育学研究生涯中,最能打动我的两个字是“生命”,最让我感到力量的词是“实践”。教育学说到底是研究造就人生命自觉的教育实践的学问,是一个充满希望、为了希望、创生希望的学问。我愿为研究如何让人间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出自己独特灿烂的学问而努力终生,并与所有的同行者共享生命成长的尊严与欢乐,共享教育学研究特有的丰富与魅力。 新基础教育的宗旨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对教育对象-人、生命的认识 卢梭 兰德曼 夏甄陶 朱小蔓 卢梭《爱弥尔》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德国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 人是未完成的存在,也是非特定化的存在,人与动物在生命意义上的本质不同首先是人的未完成性和非特定化。 “人的非特定化是一种不完善,可以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在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作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 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夏甄陶《人的自我认识》 人“天生”就具有去认识外部世界、求知于外部世界的本性,乐于自己去追问、去探寻、去创造,并在追问、探寻、创造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获得生命的意义感。 “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作出解释。” 关照生命的整体性-朱小蔓《教育的问题和挑战》 人是地球上最复杂、最奥妙的生命体,人的生命具有最丰富的内涵。人不仅有认知,人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如果只把人看作一个认知体,那就简化了对人的认识。 “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 新人的基质 积极主动(包括学习和参与、适应和创造)的人生态度 有效地认识发展变化着的内外世界的能力和改造内外世界的实践能力 个人行为的自主调节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伦理意识 崇高的人格力量 能与他人成功协作的个性魅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 “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使命。 新的文化使命观与传统的教育文化观念的不同之处 文化是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一种资源和力量 文化是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活动都要渗透、弥漫文化气息,具有文化追求 教育对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侧重于活化文化、创造文化 学校的责任是要参与新文化的建设,依据时代精神建构超越现实的新文化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同时也改造成年一代,实现社会全体人员的人的现代化。 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用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来审视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生命意义的有机构成部分,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促进师生生命多方面的发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人的发展置于中心位置,让教学设计脱下僵硬的外衣 教师不能完全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预定安排,教学进程有时需要改变 课堂教学中有许多生成性的资源,教师应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教师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激活者,是学生人生的对话者,师生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生命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 教师的专业素养 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具体而言,即在认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 知识结构。即多维度、多层次的复合知识面及相互关联。包括: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运用的技能、技巧;一至二门学科的专门性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科知识。 新的能力结构。即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包括: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他人包括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主管领导、社区人员等;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 教育智慧 敏锐地感受、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