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廉耻顾炎武
第五課 廉 恥 顧炎武
一、詩經
地位 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韻文之祖,北方文學代表 內容 分為三部分:十五國風(地方歌謠)、三頌(廟堂樂歌)、二雅(士大夫歌詠) 篇章 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小雅六篇有目無文,計得( 三百零五 )篇 別名 今流傳本為漢代毛亨作傳,故又稱毛詩 六義 內容:( 風、雅、頌 )
作法:( 賦、比、興 ) 注疏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 其他 1.今本詩經是( 孔子 )刪定本;是( 毛詩 )
2.明清以降之通行本乃( 朱熹 )作( 詩集傳 ),多廢詩序
3.「賦」是( 鋪陳直敘 )的白描寫法;「比」是( 以彼狀此 )的譬喻寫法;「興」是( 託物興辭 )的聯想寫法
二、新舊五代史與新舊唐書
比較 舊五代史 新五代史 舊唐書 新唐書 內容 記載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 記有唐一代之事 作者 薛居正等人 歐陽脩 後晉劉昫等撰 歐陽脩、宋祁合撰 原名 五代史(官修) 五代史記(私修) 唐書(官修) 為補舊唐書之失而修(官修) 成書時間 宋太祖 宋仁宗時成書,宋神宗為之刊行 後晉 宋仁宗 卷篇 紀傳體,凡150卷 紀傳體,凡74卷 紀傳體,凡200卷 紀傳體,凡225卷 價值 本末賅具,而斷制多疏,事跡始末,較新五代史賅備 取春秋義法,寓褒貶之微旨,敘事祖述史記,故行文高簡 列傳敘述詳明,長慶後,語多支蔓 增長慶之後舊唐書所不能詳者。通篇簡淨,勝於舊唐書
三、顏氏家訓
作者 南北朝顏之推 篇章 共二十篇 內容 敘述立身處世之方,辨正時風世俗之謬,以教訓子弟
四、日知錄
作者 清代顧炎武 性質 作者平日讀書心得之札記 命名 取子夏所言:「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之意 內容 涉及經、義、政事、史地、藝文、兵事、天象、術數各方面,以「經世致用」為主 卷數 凡三十二卷 成書時間 全書積三十年之力寫成 編輯 由門人潘耒作序刻印。因文字獄之箝制,潘耒刪去不少內容,甚至整段刪除 特色 反對空疏,講求徵實。論述問題必探求本源,詳其始末而貫通,開創清代考據學
五、漢以後的儒學
(一)分為三類:
1.議論經濟之學:即政治學
2.理學:又稱「道學」、「宋學」
3.考據之學
(二)重要人物、學說及著作介紹
1.漢:
陸賈?新語
賈誼?新書
揚雄?太玄、法言
董仲舒?春秋繁露――提昇獨尊儒術
王充?論衡――反對精神之天,主張物質之天
2.魏晉:玄學
何晏?論語集解
王弼?老子注
范縝?神滅論
3.隋唐:佛學(東漢傳入,南北朝佛教盛行)
太宗時流行「淨土宗」――口念阿彌陀佛即入淨土
武則天時盛行「禪宗」――安心靜慮的修行
(1)北派-神秀-漸悟(神秀被奉為國師)
(2)南派-慧能-頓悟
中唐時盛行密宗(稱其他為顯教)――築壇行巫術
晚唐時武宗發動毀佛運動,但憲宗及懿宗皆迎佛骨
4.宋明:以理學為主
濂派:周敦頤(濂溪先生)?太極圖說
關派:張載(橫渠先生)?西銘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洛學:程顥、程頤(二程子)
閩學:朱熹(紫陽先生)集理學大成,思想影響力為孔子後第一人
心學:陸九淵(象山先生)與朱熹論辯於白鹿洞書院
王守仁(陽明先生)
5.清代:以考據學為主
黃宗羲(梨洲先生)?明夷待訪錄,屬議論經濟之學
顧炎武(亭林先生)?日知錄,考據學導師
王夫之(船山先生)
前三者並稱為「清初三大家」
戴震,反對程朱之學
章學誠?文史通義,經學史學化
龔自珍(定庵)?龔自珍全集
魏源?海國圖誌, 「故」夫子之論士 緣故 非一朝一夕之「故」 3. 乃 就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你的 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4. 其 豈 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他 教「其」鮮卑語 5.. 固 本來 「固」未嘗無獨醒之人 「固」有道德 堅固 「固」若金湯 不知變通 「固」執不通 堅定 「固」辭不受 6. 之 賓語提前助詞 無恥「之」恥,無恥矣 代名詞 亦不願汝曹為「之」 句中助詞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夫子「之」論士 恥「之」於人大矣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 異哉!此人「之」教子也 的 治人「之」大法、立人「之」大節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非一朝一夕「之」故 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尚有小宛詩人「之」意 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7 而 如果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 至於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 因果連詞 不得已「而」仕於亂世 並列連詞 吾時俯「而」不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