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木质多层房屋结构.pdf

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木质多层房屋结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木质多层房屋结构

  福建省第八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木质多层房屋结构 一、竞赛模型 竞赛模型为多层房屋结构模型,采用桐木制作,具体结构形式不限。模型屋 面及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静荷载由附加配重实现。模型结构通过热熔胶或502 胶 水固定于底板上,附加配重通过热熔胶分别固定于屋顶和各层楼面。多层结构模 型由参赛选手制作,并通过螺栓和木质底板固定于振动装置上,模型制作材料、 小型振动加载装置和附加配重由承办方提供。图1 给出了一示意性结构图(图中 配重仅为示意,配重具体尺寸和布置要求见2.2 节)。 图 1 模型 3D 示意图 二、模型要求 2.1 几何尺寸要求 (1) 底板:结构模型用热熔胶或502 胶水固定于模型底板上,底板为350mm ×350mm 的木质拼接板,底板用φ8×30mm 的内六角螺栓固定于振动装置上。 (2) 模型大小:模型总高度应为1000mm,允许误差为±3mm (图2 所示)。 总高度为模型底板顶面至屋顶(模型顶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模型结构底面与底 板粘接区域(含柱脚加劲肋)不得超出图3(a)所示阴影范围,模型顶层在净高范 围(图2 所示)内所有构件的水平投影不得超出图3(b)所示阴影范围。 (3)楼层数:模型必须具有4 个楼层,底板视为模型第一层楼板。除第一层以 外,每层楼面范围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1      图 2 模型立面及净高范围示意图(单位:mm) (a)模型底板尺寸、模型结构 (b)模型顶层净高范围内构件 与底板粘接区域限定范围 水平投影的限定范围 图 3 模型底板及底层和顶层构件水平投影的限定范围(单位:mm) (4) 楼层净高:首层净高不得小于250mm ,二至四层净高不得小于200mm 。 楼层净高是指该楼层横向构件顶部与其相邻的上一楼层横向构件底部之间的最 小距离。若底板上设置有地梁,则第一层净高需自地梁顶部计算;若无地梁则自 底板顶面计算。柱脚加劲肋、隅撑及其他外立面构件不影响计算楼层净高。 (5) 使用功能要求:楼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各层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 要求。在模型内部(即不含楼层外立面),楼层净高范围之间不能设置任何横向 及空间斜向构件(图4 所示)。模型底层所有方向的外立面底部正中必须保留不 小于一个 20cm ×15cm(高×宽) 的空间以允许设置门洞(满足空间大小即可,不 2      要求进行门洞构造)。模型各楼面及顶面应满足安全放置配重的要求(楼面有孔 洞或无楼板均不违规)。 (a) 不允许 (b) 不允许 (c) 允许 图 4 模型楼层净高范围内构件布置要求 2.2 模型配重安装及其他要求 (1)利用热熔胶将附加配重块固定在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