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因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建筑既然服务于人,其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就十分重要。从材料性质上看,木材显然比石材更便于加工,用木材建造房屋效率更高,耗材更少。《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可见对于务实的中国人来说,费力气建造石头建筑是奢侈的表现,是无法被崇高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
中国传统哲学从未认真看待过“永恒”这一命题,信、释、道三家学说大体上都认为“万物无常”,人是建筑服务的主要对象,人一直处在不断的繁衍和传播之中,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建筑物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建筑应该新陈代谢,没有必要永久保存,经久不变。而陵基建筑在功能上则有耐久的要求,在意象上更与永恒相关,因此这里便成了石材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如铺地石、台基、柱础中也曾大量使用石材,木是土的产物,土木具有易取,可塑、可循环等优点,由此可知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选择上的理性。
(换编自方视《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建筑不符合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标准,即“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筑物好像是由石头堆积出来的历史书”。
B.中国古建筑中以土和木为主要材料的留存至今的并不多,古代建筑存在于书面文献上,其实物等于零
C.我国古代的石建筑不像欧洲那样发达,直到明清时代,在技术条件完备且有需求的情况下,石建筑依然很少出现。
D.对中国古代建筑以土木为主的原因,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认为,古代中国人并不在意建筑物的长期保存问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中国有石料的来源,也有石材加工的技术,但石材并不常用在人们居住的房屋,而常用于陵墓或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
B.秦王朝修建阿房宫时,不惜巨大耗费,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送木材到陕西,而所用的石材则取自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加工场。
C.《礼记·檀弓上》记载,桓司马为自己做石制的棺材,加工了三年仍未完成。他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孔子的批评,认为他太奢靡了。
D.中国古代建筑一般不考虑过于长远的未来,会理性和适度的使用建筑材料,这种观念使得土木材料在当时的建筑中大行其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木材无法满足这一条件,而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却得到了青睐。
B.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修造建筑物,古代中国人不是做不到,而是故意有所不为,这与华夏古老民族崇尚节俭的主流价值观有关。
C.深受儒、释、道三家共同认识的影响,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并不在意,而讲求新陈代谢,因此建筑材料以使用木材为主。
D.中国的古代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在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建筑部件使用石材,工作效率相对提高,在这个方面胜过西方石建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5 质量与密度达标测试卷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专题七 密度的计算作业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专题一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作业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5.1 质量作业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双休作业(七)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双休作业(二)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双休作业(六)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1a-1e)作业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2017版八年级物理全册 4.6 神奇的眼睛 第2课时 透镜的应用作业课件 (新版)沪科版.ppt
- 2017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A(Grammar Focus-3c)作业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学案(答案不全) 北师大版.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政 治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文.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英语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doc
- 云南省玉溪市2016-2017学年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卷 理.doc
最近下载
- PSALTER诗篇品牌分析与二次增长战略报告.pptx
- 1_31.360浏览器设置教程.docx VIP
- 消防知识试题.doc VIP
-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冯德连-【PPT】第4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ppt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4秋).doc VIP
- SJG 39-2017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充电库(棚)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
- (高清版)B 4706.105-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带加热、通风或空调系统的加湿器的特殊要求.pdf VIP
- 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练习(含解析).docx VIP
- 2023年上海市16区高三语文高考一模试卷分类汇编 现代文阅读二含详解.docx VIP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