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概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头针概述

头针概述 方云鹏头针 上世经六十年代末,陕西省方云鹏根据颅脑在头皮上的投影定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所创立一在头部施针的针灸治疗体系。该体系以伏象、伏脏、倒象、倒脏为主,又有颅脑各个功能中枢的相应头穴名称。其头针穴名主要是根据神经系统原理制定的,同时又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点。 国际头皮针标准线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朱明清头针刺激新区 是北京朱明清在“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基础上,依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所总结增加的刺激新区。其特点为:治疗部位以百会穴为中心,督脉为中心线,共有9条头针治疗带。 定位标准 焦氏头针:两线。 朱氏头针、国际标准头针:传统经穴。 方氏头针:两线、骨缝、人体同身寸相结合。 两线:前后正中线:(两眉之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 眉枕线: (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水平连线) 前额部 定位及主治 上焦区 国际标准:(胸腔区)额旁1线: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焦氏:胸腔区:在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从发际向上下各引2厘米长的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 前额部 定位及主治 中焦区 朱氏:额旁1带 【定位】以头临泣穴为中点,上下各0.5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带状区域。 国际标准:额旁2线(胃区、肝胆区)【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焦氏:胃区【部位】: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前额部 定位及主治 下焦区 朱氏:额旁2带【定位】自本神穴向头维穴方向旁开0.25寸,上下各0.5寸,左右各旁开0.25寸的带状区域。 国际标准:额旁3线(生殖区、肠区)【部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直线,长1寸(3厘米)。 焦氏:生殖区【部位】: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 前额部 定位及主治 方氏头针: 伏脏  又称总感觉中枢,简称总感。该区内也分布许多与全身各个部位相应的特异刺激点,如连接起来,则左、右两侧各分别构成与人体左、右相应的半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影图。故称之为伏脏穴图。 头顶部 定位及主治 朱氏:额顶带 【定位】自神庭穴至百会穴左右各旁开0.5寸的1寸宽的带状区域。 【主治】用于躯体阴面(即面、胸、腹部)的病症。可将额顶带由前至后分为四等分。 前1/4:用于头面部、咽喉、舌部的病症。 前2/4:用于胸部(心、肺、气管、膈肌等)及上焦病症。 前3/4:用于上腹部(肝、胆、脾、胃、胰)等中焦病症。 后1/4:用于下腹部(肝、胆、脾、胃、胰)等下焦病症。 头顶部 定位及主治 方氏:伏象 又名总运动中枢,简称总运。该区分布着许多与全身各部位相应的刺激点。连接这些刺激点,则形成一个伏着的人体缩影,故而命名为“伏象”。 【定位】伏象穴区其形状恰如四肢张开之人体缩影,位于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之间。穴区按人体部位命名而分为头颈部、上肢部、躯干部和下肢部四个分区。 头顶部 定位及主治 震颤区 焦氏:舞蹈震颤控制区:【定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 方氏:书写:【定位】以冠矢点为顶点,向左后方和右后方各画一条线,使分别与矢状缝成45度夹角。此两条线上距冠矢点3厘米处,即为书写穴,每侧1穴,共2穴。【主治】 舞蹈病、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失语失写症、高血压、低血压、肺气肿、皮层性浮肿等。 颞部 定位及主治 运动区 国际标准:顶颞前斜线(运动区)【部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引一斜线,并将其分为五等分段。 焦氏:运动区【定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颞部 定位及主治 运动区 方氏:倒象【定位】倒象系中央前回在头皮之投影区。此投影区位置的确定方法如下:先定中央沟头皮投影区,方法为:以眉顶枕线的中点后1.25厘米为A点,眉耳枕线中点前1.25厘米,并由此点向上引一4厘米长垂直线,以垂直线上端为B点,A、B间连线即为该区位置。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