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轮椅训练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康复医学教研室黄毅轮椅的重要性美国的轮椅意外事件例例死亡例年主要原因跌倒和后翻预防疾病错误使用轮椅容易导致肩和腕的损伤例如腕管综合症肩袖损伤第一节概述一轮椅的结构一轮椅架扶手或臂托足托和腿托脚跟环脚跟带脚缓冲器防倾倒杆二轮手轮圈大车轮轮胎小车轮三制动装置凹口式车闸肘节式车闸四座垫要求种类泡沫塑料座垫凝胶座垫充气座垫五靠背低靠背适用于下肢残疾偏瘫胸以下截瘫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高靠背适用于对躯干控制能力欠佳者如高位截瘫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高靠背加头托适用于高位
第十一章 轮椅训练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 康复医学教研室----黄毅 轮椅的重要性 美国的轮椅意外事件:36559例,770例死亡,1973—1987(55例/年),主要原因:跌倒和后翻(73.2%) 预防疾病:错误使用轮椅容易导致肩和腕的损伤(例如:腕管综合症、肩袖损伤) 第一节 概述 一、轮椅的结构 (一)轮椅架 1.扶手或臂托 2.足托和腿托 3.脚跟环、脚跟带、脚缓冲器 4.防倾倒杆 (二)轮 1.手轮圈 2.大车轮 3.轮胎 4.小车轮 (三)制动装置 1.凹口式车闸 2.肘节式车闸 (四)座垫 1.要求 2.种类 (1)泡沫塑料座垫 (2)凝胶座垫 (3)充气座垫 (五)靠背 1.低靠背 适用于下肢残疾、偏瘫、胸以下截瘫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2.高靠背 适用于对躯干控制能力欠佳者,如高位截瘫者及年老体弱多病者。 3.高靠背加头托 适用于高位脊髓损伤患者 。 二、制定轮椅处方的具体要求 (一) 椅处方 是康复医师、治疗师等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障碍情况、健康状况、职业、生活方式、使用用途等,开具出选购轮椅的处方单,包括轮椅的类型、规格、对某些部件的特殊选择和要求等等。 (二)具体参数的确定 1.座位宽度 2.座位长度 3.座位高度 4.坐垫 5.靠背高度 6.扶手高度 7.轮椅其他辅助件 轮椅的选择 长期使用轮椅的患者必须加座垫 减震 通气 保湿 稳定 防褥疮 轮椅选择不当导致的并发症 驼背 褥疮 脊柱侧弯 手动轮椅 手动轮椅的重量和实际需求 Depot wheelchair(35 磅,固定,临时) Lightweight wheelchair(30-35磅,微调) Ultralight wheelchair(30磅,可调,长期使用) Titanium wheelchair(20磅,调节功能好,贵) 1磅≈0.45千克 推轮椅的力量要求 轮椅越轻,力量要求越小。 长距离、户外推轮椅、上路牙斜坡等等对患者力量要求较高。 轮椅的可调节性 轮的地面滚动反作用力与大轮直径成反比 尽量调节轮椅框架使患者重量集中于大轮上 但要注意患者翻倒的危险性 轴向角度和坐垫的角度调节(肩关节生物力学) 保护上肢关节、功能独立、安全 轮椅的组成 框架、材料、疲劳测试、避震设施 经济影响 ultralight vs depot: 13.2(time), 3.5(cost) ultralight vs lightweight: 4.8, 2.3 长期使用的轮椅,建议使用ultralight 轮椅的组装 需要考虑扶手、靠背、坐垫、轴距 目的:确保安全性、最大的灵活性、预防运动损伤 轮椅后轮轴的作用 最能影响患者推轮椅的技巧和技术的是轮椅后轮轴的位置 后轮轴不能太靠前,易翻到 轴的最佳位置,演示 保护正中神经 大多数轮椅商都会把轮椅后轴向后调节以确保患者的稳定性,但往往会牺牲灵活性 附加重物应放在坐垫下方 坐垫位置尽量低一点,能够使上肢发挥更大的动力,理想的坐位高度是肘关节呈100-120度左右的角度 另外一种测试理想坐位高度的简单方法,上肢完全放松,手指尖应在轮椅的后轮轴轴心上。 栱梁 优点:发挥盂肱关节的正常生物力学的角度;增加轮椅两边的稳定性;方便轮椅的拐弯。 缺点:增加了轮椅的宽度(最小28英寸),使患者很多地方由于门窄,进不去。 1英寸=2.54cm 轮椅的宽度和进深 宽度(X+0~4cm) 只要不压迫到骨突部位,宽度尽量要小 深度(X-5~7cm) 在保持骨盆中立位的情况下,保持腘窝不受压迫 座位的坡度和靠背的角度 座位应前高后低(前后差2cm),靠背应稍微向后倾斜,人体重量尽量集中于后轮的长轴上,增加了使用者坐在轮椅上的稳定性,并更容易推或操作轮椅。 靠背高度尽量低一点,一般不能高于肩胛下角 扶手( x+1~3cm) 扶手不能太高,否则容易是患者上肢外展推动轮椅。 扶手要可拆卸,要装有软垫,最好是弯管风格。 可以稍微高一点,但是不能太低。 推手高度 与护工或家属的脐平齐 脚踏高度 高于地面5厘米以上,最好可以升降 同时,小腿的高度加上5厘米约等于座位的高度 三、适用范围 1.步行功能减退或丧失者 如截肢,下肢骨折未愈合,截瘫,其他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引起双下肢麻痹,严重的下肢关节炎症或疾病等。 2.非运动系统本身疾病,但步行对全身状态不利的 如严重的心脏疾病或其他疾患引起的全身性衰竭等。 3.中枢神经疾患使独立步行有危险者 如有痴呆、单侧空间失认等智能和认知能力障碍的脑血管意外患者,颅脑损伤后有类似前述症状者,严重帕金森病或脑性瘫痪难以步行者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