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保护及恢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保护及恢复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保护及恢复【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对沿线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及恢复生态的方法。 【关键词】 山区高速生态保护恢复 河北省茅荆坝(蒙冀界)至承德公路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北起蒙冀交界接大广高速内蒙古赤峰段,南至承德市与已建京承高速公路相连接。该项目由主线、围场支线和狮子沟、西环、双滦等3条连接线组成。主线全长111.172km,东营子至双峰寺与承朝高速共线段5.0 km已由承朝高速建设,新建里程为106.172 km,同步建设围场支线70.245km。围场支线建设对承德市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带动木兰围场和坝上旅游,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对完善承德市区交通意义重大,根据规划围场支线项目未来将向北延伸与内蒙锡林浩特相连。沿线森林资源丰富,途经河北省茅荆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钓鱼台水库、伊逊河等重要生态敏感区域。如何能把新建高速公路与周边的地理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如何在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保护好原有生态,尽可能的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最大限度恢复生态,成了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生态环境的保护 如何保护沿线生态环境,不破坏、尽量少的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结合承赤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我认为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减少临时用地,保护周围生态环境 施工单位在项目部建设、拌和站、预制场、便道等临时用地选址时,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采用避让基本农田或收缩边坡及排水沟外边缘用地等措施,严格控制互通立交等辅助设施占地面积,水泥预制件厂和沥青搅拌站等临时占地应设置在服务区或互通、路基等永久用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尽量利用乡村道路加固使用,减少工程占用耕地的数量。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取弃土纵向调配,尽可能做到填挖平衡,减少弃渣或借方。 2.采用隧道、桥梁形式穿越自然保护区 主线采用隧道、桥梁形式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承德支线采用隧道形式地下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隧道进出口尽量远离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边界之外,并按照自然景观设计。隧道工程采用两边对进施工方案和进出口通风方案,核心区、缓冲区内施工期不得设置斜井、竖井等施工便道,运营期不设通风井。严格施工管理,尽量缩小施工范围,不在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内设置去弃土场、施工营地、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采取小剂量多点延时控制爆破工艺,减少噪声振动影响。途经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路段设立禁鸣标志。 3、隧道施工时的生态保护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排水要求,以“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来确定洞口位置和洞门的形式,确保洞口及洞门的安全可靠。洞门应当进行必要的防护和绿化,绿化优先选用原生植被物种,讲究植被的层次搭配,洞顶截排水沟两侧以矮灌木和植草遮掩,以减少人工构筑物对洞口整体景观的影响。 4、生态保护深入到施工细节中 在施工全过程实施环保型施工,从施工细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生态破坏,做到“施工不流土,完工不露土”,做到“三不五隐蔽”――即不大填大挖,不乱砍风景林、名贵树木,不扰乱山洪水系;取土场、弃土场、拌和场、采石场、建筑垃圾场要即使复耕或制备植被防护;切实保护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和植被,维护沿线生态环境。 二、生态恢复措施 1.路基边坡生态恢复措施 路基防护全线以生态防护为主,增强道路景观效果,美化环境。沿线绿化追求主体化和四季常绿,植树种草富有层次,体现多样性、多变性,并注意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路基防护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提倡“不见土少见石,适应地形、保持原貌”的防护设计理念,坚持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圬工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 1.1填方路基边坡的生态恢复 一般填方路段: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4.0m时,采用草灌结合防护;当填土高度大于4.0m时,采用拱形骨架植草防护的形式。 受水流冲刷边坡防护适情况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或挡土墙。陡坡填方路段:根据实际情况在陡坡坡脚设浆砌片石护脚、重力式挡墙等支挡结构。同时考虑设置边沟、截水沟、碎石盲沟等排水设施以阻止地面水浸湿基底。 1.2挖方路基边坡的生态恢复 挖方路堑根据不同岩性、边坡率,经稳定分析判定后,采用不同的坡面防护措施。挖方边坡高度小于4m的土质边坡或强风化~全风化的岩石边坡,采用草灌结合防护。挖方边坡高度大于4m的土质边坡或强风化~全风化的岩石边坡,采用拱形骨架植草防护。 中~微风化石质边坡:稳定性良好的硬质岩边坡,采用挖方阶梯进行防护;坡面整体稳定,但表层坡面破坏或宜破坏的岩质边坡采用砼框架植草防护;岩体欠稳定的边坡采用锚杆框架内植草防护;有碎落路段采用主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