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廊坊市广阳区抗旱能力评估
廊坊市广阳区抗旱能力评估摘要:本文通过对廊坊市广阳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旱情的基本特征分析,评估了廊坊市广阳区抗旱的能力,提出了增强抗旱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阳区 抗旱能力 评估
1区域概况
1.1 地形地貌及水文气象
廊坊市广阳区位于京津两市之间,属永定河流域。介于北纬39°8′52″至39°37′30″、东经116°23′41″至116°53′41″之间。北与北京大兴区相邻;东与天津的武清区接壤;西与永清县、固安县隔永定河相望,南与安次区毗邻。总面积332km2。
廊坊市广阳区属永定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地面高程25.7m(黄海高程),东南部地面高程13.8m(黄海高程),地貌主要类型是河流冲积的准缓岗、二坡地、洼地、古河道、漫滩,局部地区仍有沙丘残留,区内土壤类型主要是中壤土、砂壤土。
广阳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春受西北干冷气流控制,多西北风,少雨,气候干燥寒冷。夏季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集中,气候炎热。秋季雨水稀少,秋高气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5.3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春季、冬季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0%,虽然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降水过于集中,且强度大,大都为无效降水,且年际变化大。最少年降水量为272.9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43.4mm,平均年陆面蒸发量为438.3mm。全区年平均气温11.9℃,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6.1℃;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4.5℃,无霜期198天。
2.2 干旱特点
由于降水量少,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旱灾是广阳区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春旱率达73.30%,夏旱率占30%,秋旱率16.70%。分析历史旱灾资料,主要有以下特点:(1)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全区范围内有效的降雨次数少,并且经常伴随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水分大量蒸发,在抗旱保苗过程中,不同程度受灾,涉及到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正常用水。(2)旱灾程度深,损失重。每次旱灾均会造成全区各类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
2干旱等级划分
参考《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中的旱情评定指标来确定。农业干旱以连续无雨日数、降雨距平值,区域综合受旱面积比例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分为四个等级,即轻度干旱(Ⅳ级)、中度干旱(Ⅲ级)、严重干旱(Ⅱ级)和特大干旱(Ⅰ级)(划分标准详见表1)。
3抗旱能力现状
3.1 水资源现状
据《廊坊市水资源总体规划》和广阳区水资源二次评价结果,广阳区年水资源总量为1.08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795.69万m3,地下水资源源总量5613.93万m3,可利用量为5146.91万m3,可开采量为5885.29万m3。
3.2 工程设施现状
截止2010年底,广阳区共有机井4229眼,有效灌溉面积达20.35万亩,节水工程面积15万亩,全区农作物主要以井灌为主,灌溉方式大部分是管道灌溉,仍有一小部分是传统方式大水漫灌。全区151个行政村,共有农村人口17.88万人,已安装自来水的村有151个,普及率为100%。其中有46个村的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安全标准,属于正规自来水。
3.3 非工程措施现状
广阳区抗旱服务站自组建以来,以“群众浇地有困难,请找抗旱服务站”为宗旨,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区抗旱服务分站为龙头,乡(镇)级服务组织为中心,群众性服务组织为补充,上下相通,左右相连,专群结合的抗旱服务网络。在历年的抗旱活动中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自2010年初至目前,全区累计更新补打机井139眼,其中深井1眼,中井134眼,浅井4眼,修井19眼,配套49眼。铺设防渗管道2万m。全区累计投入抗旱人数1.6万人;出动机动抗旱设备0.45万台(套);出动各类运水车辆0.5万辆(次),全区4000多眼机井全部启动,抗旱用电240万度,抗旱用油3吨,各级共投入抗旱资金28万元。
4分区抗旱能力评估
为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按灌溉条件的不同分别进行雨养农业区、地下水灌溉农业区和农村饮水工程评估,地下水灌溉区的评估中进行细化评估。
4.1 雨养农业区供水能力评估
全区实有耕地面积24.10万亩,均为旱田。其中有效灌溉面积20.3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主要种植作物为秋玉米、花生、谷子、薯类、小麦、果树,雨养农业区全部延续着靠天等雨的局面,基本没有抵御旱情的能力,几乎每年都有旱情发生。
4.2 地下水灌溉农业区抗旱能力评估
全区现有机井4249眼,单井控制面积56.7亩。
4.2.1 各地在春、秋季连续无雨日数达到15~25天,夏季连续无雨日达到10~20天
文档评论(0)